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前言 | 第10-24页 |
·背景 | 第10-12页 |
·关于矿产开采合同谈判的文献回顾 | 第10-11页 |
·关于合同条款谈判研究的回顾 | 第11-12页 |
·研究问题 | 第12-17页 |
·代理人的谈判能力 | 第12-14页 |
·谈判失败或是合同的无效率 | 第14-17页 |
·研究的目标和假设 | 第17-19页 |
·研究的目标 | 第17页 |
·研究假设 | 第17-19页 |
·研究的范围和组织结构 | 第19-22页 |
·研究的范围 | 第19-20页 |
·本文的组织形式 | 第20-22页 |
·研究的创新性和划定 | 第22-24页 |
·研究的创新性 | 第22-23页 |
·研究的界定 | 第23-24页 |
2. 矿产开采合同的透明度 | 第24-106页 |
·管理工具—透明度 | 第25-46页 |
·关于透明度的综述 | 第26-37页 |
·多边透明度条约的特点 | 第37-46页 |
·透明度与责任明晰 | 第46-106页 |
·不同参与者各自角色和责任分析 | 第47-56页 |
·政策和相应措施 | 第56-106页 |
3. 矿产开采谈判:理论模型 | 第106-146页 |
·存在静态双边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矿产开采权的谈判 | 第106-130页 |
·最优合同的无效性 | 第107-121页 |
·次优合同的有效性 | 第121-130页 |
·静态多边非对称信息下,矿产开采权的谈判 | 第130-146页 |
·由两个风险中性矿产开采公司引起的无效率的情况 | 第132-138页 |
·当至少有三个风险中性的矿产开采公司时, (拍卖)效率将会提高 | 第138-146页 |
4. 探讨及结论 | 第146-151页 |
·讨论 | 第146-149页 |
·关于静态双边不对称信息情况的讨论 | 第146-147页 |
·关于静态多边非对称信息的情况的讨论 | 第147-149页 |
·结论 | 第149-151页 |
·理论结果 | 第149页 |
·现实意义 | 第149-151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158页 |
附录 | 第158-165页 |
致谢 | 第165-166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1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