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论文--土壤成分论文

长期定位施肥对潮土磷素组分和含量的影响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0-12页
1 文献综述第12-20页
    1.1 土壤磷素形态及其在土壤中的转化第12-14页
        1.1.1 土壤磷素形态第12-13页
        1.1.2 磷素在土壤中的转化第13-14页
    1.2 土壤磷素分级第14-16页
        1.2.1 土壤无机磷分级第14-15页
        1.2.2 土壤有机磷分级第15页
        1.2.3 有机磷和无机磷兼顾的土壤磷素分级方法第15-16页
        1.2.4 ~(31)P核磁共振技术第16页
    1.3 磷素积累与利用第16-18页
        1.3.1 土壤各形态无机磷积累规律第17页
        1.3.2 土壤各形态磷素的有效性第17-18页
        1.3.3 提高土壤积累态磷利用率的措施第18页
    1.4 施肥对土壤磷素形态与转化的影响第18-19页
    1.5 研究目的第19-20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0-26页
    2.1 试验地概况第20-21页
    2.2 实验设计第21-22页
    2.3 采样和分析方法第22-26页
        2.3.1 土壤全磷分析方法第22-23页
        2.3.2 土壤速效磷的分析方法第23页
        2.3.3 土壤无机磷分级测定方法第23-24页
        2.3.4 植株养分含量分析第24页
        2.3.5 ~(31)P-NMR分析方法第24-26页
3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全磷、有效磷、磷素组分的影响第26-32页
    3.1 长期等量磷肥配施下土壤全磷含量变化规律第26页
    3.2 土壤Olsen-P含量变化规律第26-27页
    3.3 长期等量磷肥配施对土壤剖面无机磷含量影响第27-29页
    3.4 长期等量磷肥配施下土壤有机、无机磷组分变化情况第29页
    3.5 讨论第29-30页
    3.6 小结第30-32页
4 利用 ~(31)PNMR技术与传统磷素分级方法研究不同磷肥配施下土壤磷素形态第32-38页
    4.1 长期等量磷肥配施下无机磷组分变化规律第32-33页
    4.2 ~(31)PNMR方法下土壤磷素形态转化规律第33-34页
    4.3 ~(31)PNMR方法下土壤各形态磷素含量变化规律第34-35页
    4.4 ~(31)PNMR方法与普通化学方法测定土壤磷素含量区别第35-36页
    4.5 讨论第36-37页
    4.6 小结第37-38页
5 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产量及磷素有效性的影响第38-44页
    5.1 不同处理对玉米、小麦产量的影响第38-39页
    5.2 长期等量磷肥配施下土壤部分理化性质对磷素演变的影响第39-40页
    5.3 长期等量磷肥配施下土壤无机磷有效性第40-41页
    5.4 讨论第41-42页
    5.5 结论第42-44页
6.结论与讨论第44-46页
    6.1 主要结论第44-45页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45页
    6.3 本研究的不足第45页
    6.4 研究展望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2页
致谢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稀疏表示框架下的农作物病害图像识别方法研究
下一篇:黄河下游平原农业景观池塘连接度对两栖动物分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