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企业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12页
        1.2.2 研究意义第12页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2-14页
        1.3.1 研究思路第12-13页
        1.3.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第2章 企业文化及人文素养的相关理论概述第14-23页
    2.1 企业文化的概念、功能及研究现状第14-17页
        2.1.1 企业文化的概念第14-15页
        2.1.2 企业文化的功能第15-16页
        2.1.3 与本文相关的企业文化研究现状第16-17页
    2.2 人文素养的内涵、主要内容及研究现状第17-20页
        2.2.1 人文素养的内涵第17-18页
        2.2.2 人文素养的主要内容第18-19页
        2.2.3 人文素养的研究现状第19-20页
    2.3 企业文化与人文素养教育的关系第20-23页
        2.3.1 企业文化与人文素养的共通性第20-21页
        2.3.2 企业文化与人文素养的差异性第21-23页
第3章 从企业文化视角对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分析第23-35页
    3.1 调查说明第23-25页
        3.1.1 调查对象第23页
        3.1.2 调查依据第23页
        3.1.3 调查过程第23-25页
    3.2 调查结果第25-27页
    3.3 从企业文化视角总结存在的问题第27-35页
        3.3.1 高职院校学生成功就业需要了解企业文化第27-30页
        3.3.2 企业文化融入高职人文素养教育的经验与不足第30-35页
第4章 企业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第35-41页
    4.1 企业文化融入高职人文素养教育的必要性第35-38页
        4.1.1 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有很大的提升作用第35-36页
        4.1.2 对高职教育服务于企业有很大益处第36页
        4.1.3 对高职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养成有重要意义第36-37页
        4.1.4 有助于高职院校特色办学的宣传第37页
        4.1.5 有助于激发学生热情,促进学生成才第37页
        4.1.6 有助于解决学生就业难与企业选人难的问题第37-38页
    4.2 企业文化融入高职人文素养教育的可行性第38-41页
        4.2.1 企业文化的融入有政府有效措施的保障第38-39页
        4.2.2 企业文化的融入是企业发展的基础第39页
        4.2.3 企业文化的融入有高职院校自身的支持第39-40页
        4.2.4 企业文化的融入有高职学生的积极参与第40-41页
第5章 促进企业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对策第41-58页
    5.1 遵循企业文化融入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原则第41-43页
        5.1.1 以人为本的原则第41页
        5.1.2 从高职教育出发的原则第41-42页
        5.1.3 从企业出发的原则第42-43页
        5.1.4 实用性、灵活性的原则第43页
    5.2 把握企业文化融入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实施要求第43-45页
        5.2.1 企业入校,优秀企业文化进课堂第43-44页
        5.2.2 教师入企,创新课堂教学内容第44页
        5.2.3 仿真模拟,创设真实的职业情境第44-45页
        5.2.4 校企合作,打造企业特色化校园第45页
    5.3 抓住企业文化融入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点第45-55页
        5.3.1 推动企业文化融入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中第45-47页
        5.3.2 推动企业团队精神在学生实践活动中的发力第47-48页
        5.3.3 加强校企合作制,推动企业和高职院校的共赢第48-51页
        5.3.4 加强校企文化互动,推动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第51-55页
    5.4 构建企业文化融入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保障体系第55-58页
        5.4.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第55-56页
        5.4.2 完善评价标准体系第56-58页
第6章 结语第58-59页
    6.1 研究结果总结第58页
    6.2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附录A 调查问卷第62-64页
附录B 访谈提纲第64-66页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功耗sigma-delta电路的研究与设计
下一篇:梗阻性黄疸病因及诊治的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