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模具表面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毛化形貌成形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激光毛化工程应用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课题来源 | 第17页 |
1.4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激光毛化表面微形貌的形成机理分析 | 第19-29页 |
2.1 激光与金属材料相互作用的机理分析 | 第19-21页 |
2.1.1 能量守恒 | 第19-20页 |
2.1.2 表面效应 | 第20-21页 |
2.1.3 内部效应 | 第21页 |
2.2 激光毛化的物理过程分析 | 第21-22页 |
2.3 激光毛化熔池的形成过程分析 | 第22-25页 |
2.4 气化现象对毛化熔池形貌变化的影响 | 第25页 |
2.5 激光作用过程中的热传导过程和温度场分析 | 第25-2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 章Cr12mov模具钢表面激光毛化工艺试验研究 | 第29-45页 |
3.1 试验方案 | 第29-33页 |
3.1.1 试样准备 | 第29页 |
3.1.2 试验设备 | 第29-31页 |
3.1.3 实验方案 | 第31-32页 |
3.1.4 具体实验步骤 | 第32-33页 |
3.2 实验结果与形貌演变 | 第33-35页 |
3.2.1 实验参数设置 | 第33页 |
3.2.2 形貌演变规律 | 第33-35页 |
3.3 不同激光工艺参量对毛化形貌的影响 | 第35-43页 |
3.3.1 激光毛化形貌种类的判定及其几何尺寸的表征 | 第36-38页 |
3.3.2 激光功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3.3.3 脉冲宽度的影响 | 第39-40页 |
3.3.4 离焦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3.3.5 不同激光器的影响 | 第41-43页 |
3.4 毛化形貌的成形机理分析 | 第43-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特种毛化工艺及其可控性实验研究 | 第45-56页 |
4.1 实验设备 | 第45-48页 |
4.1.1 多功能激光加工设备 | 第45-46页 |
4.1.2 三维形貌测量设备 | 第46页 |
4.1.3 其他辅助仪器 | 第46-48页 |
4.2 试样准备 | 第48页 |
4.3 实验方案 | 第48-49页 |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9-54页 |
4.4.1 辅助气体的影响 | 第49-52页 |
4.4.2 涂料涂层的影响 | 第52-53页 |
4.4.3 水环境的影响 | 第53-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五章 激光毛化形貌材料力学性能测定及分析 | 第56-61页 |
5.1 激光毛化微形貌的金相组织分析 | 第56-57页 |
5.1.1 实验设备 | 第56页 |
5.1.2 试样制备 | 第56页 |
5.1.3 毛化点形貌的金相组织形态 | 第56-57页 |
5.1.4 毛化点内部组织形成过程分析 | 第57页 |
5.2 激光毛化微形貌的显微硬度测定 | 第57-5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4页 |
6.1 总结 | 第61-62页 |
6.2 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