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6-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3页 |
第三节 本文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第13-14页 |
一、本文可能的创新 | 第13页 |
二、本文不足 | 第13-14页 |
第四节 本文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一、有效市场理论 | 第15-16页 |
二、信息与股价理论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7-21页 |
一、“PE+上市公司”模式有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7-18页 |
二、股市公告效应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8-20页 |
三、文献评述 | 第20-21页 |
第三章“PE+上市公司”模式概述与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21-32页 |
第一节“PE+上市公司”模式概述 | 第21-31页 |
一、“PE+上市公司”模式介绍 | 第21-26页 |
二、“PE+上市公司”模式的发展现状 | 第26-28页 |
三、“PE+上市公司”模式对合作双方的影响 | 第28-30页 |
四、“PE+上市公司”模式面临的潜在问题 | 第30-31页 |
第二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31-32页 |
第四章“PE+上市公司”模式对上市公司异常收益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2-48页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第32-36页 |
一、研究假设 | 第32-33页 |
二、设计思路 | 第33-35页 |
三、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实证结果 | 第36-47页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7-48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48-51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48页 |
第二节 建议 | 第48-51页 |
一、政府及监管层面 | 第48-49页 |
二、上市公司层面 | 第49-50页 |
三、PE机构层面 | 第50页 |
四、投资者层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