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1 资料与方法 | 第12-16页 |
1.1 临床资料 | 第12-13页 |
1.2 诊断标准、纳入及排除标准 | 第13-14页 |
1.2.1 诊断标准 | 第13-14页 |
1.2.2 纳入标准 | 第14页 |
1.2.3 排除标准 | 第14页 |
1.3 手术方法 | 第14-15页 |
1.3.1 麻醉方法 | 第14页 |
1.3.2 术前准备 | 第14页 |
1.3.3 操作步骤 | 第14-15页 |
1.4 观察指标 | 第15-16页 |
1.5 随访 | 第16页 |
1.6 统计学处理 | 第16页 |
2 结果 | 第16-21页 |
2.1 围手术期情况及并发症 | 第16-17页 |
2.2 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比较 | 第17页 |
2.3 LH,FSH,AMH值比较 | 第17-19页 |
2.4 术后并发症 | 第19-20页 |
2.5 术后1年后B超及腹痛程度改变 | 第20-21页 |
2.5.1 术后1年后B超改变 | 第20页 |
2.5.2 术后1年后腹痛程度改变 | 第20-21页 |
3 讨论 | 第21-42页 |
3.1 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概况 | 第21-22页 |
3.2 三种不同术式的评价 | 第22-32页 |
3.2.1 次全子宫切除手术的弊端 | 第22-23页 |
3.2.2 全子宫切除手术与次全子宫切除手术的优劣势比较 | 第23-26页 |
3.2.3 三角形子宫切除手术的治疗机制及优势 | 第26-31页 |
3.2.4 输尿管在三种手术方式中的重要性 | 第31-32页 |
3.3 三种不同术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 第32-39页 |
3.3.1 子宫、卵巢与卵巢功能的关系 | 第32-35页 |
3.3.2 三种手术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比较 | 第35-38页 |
3.3.3 卵巢功能指标的探讨 | 第38-39页 |
3.4 子宫腺肌病发生痛经的机制及三种不同术式对其的疗效 | 第39-40页 |
3.5 腹腔镜下三角形子宫切除手术的局限性、不足与展望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51页 |
LDH组术前及术后的子宫比较图 | 第51-52页 |
缩略词表 | 第52-53页 |
综述 | 第53-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