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收入与分配论文

扶贫开发中村民参与问题研究--以山西省S村为例

中文摘要第12-13页
ABSTRACT第13-15页
第一章 导论第16-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6页
    1.2 研究意义第16-17页
    1.3 相关理论和研究第17-20页
        1.3.1 参与式发展理论第17-19页
        1.3.2 村民参与扶贫开发的相关研究第19-20页
    1.4 研究内容和思路第20-21页
    1.5 研究方法第21-23页
第二章 村民参与扶贫开发的现状第23-35页
    2.1 村民参与扶贫开发的环境第23-24页
        2.1.1 S村的自然环境第23页
        2.1.2 S村的政策环境第23-24页
        2.1.3 S村的社会环境第24页
    2.2 村民参与产业扶贫的状况第24-30页
        2.2.1 S村产业项目介绍第25-27页
        2.2.2 项目制定阶段第27-28页
        2.2.3 项目实施和监管阶段第28-30页
    2.3 村民参与文化扶贫的状况第30-31页
    2.4 村民参与社会保障的状况第31-33页
    2.5 村民参与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状况第33页
    2.6 村民参与以工代赈的状况第33-35页
第三章 影响村民参与扶贫开发的因素分析第35-42页
    3.1 村民自身第35-36页
        3.1.1 半熟人社会下村民的村庄主体感丧失,缺乏参与热情第35页
        3.1.2 村民“等靠要”的思想严重,缺乏参与积极性第35-36页
    3.2 村干部方面第36-37页
        3.2.1 村干部掌握了大部分扶贫资源,村民有被边缘化的倾向第36页
        3.2.2 个别村干部“人情扶贫”进一步阻塞了村民参与渠道第36-37页
    3.3 政府方面第37-38页
        3.3.1 对村民脱贫主体地位认识不清晰第37页
        3.3.2 扶贫政策偏向于扶贫资源的投入,忽视了村民参与积极性的调动第37-38页
        3.3.3 扶贫项目设置了参与的门槛第38页
    3.4 各群体之间不融洽的关系制约了村民参与的主动性第38-42页
        3.4.1 村民与村民:礼俗社会下“公”与“私”的矛盾关系第38-40页
        3.4.2 村民与村干部之间:不稳定的信任关系第40页
        3.4.3 村民与政府之间:不对等关系第40-42页
第四章 促进扶贫开发中村民参与的对策建议第42-48页
    4.1 发挥政府的主导性作用,建立合理的权利赋予机制第42-43页
        4.1.1 政府在扶贫开发中要继续发挥主导性作用第42-43页
        4.1.2 建立合理的权利赋予机制第43页
    4.2 提高村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第43-44页
        4.2.1 村民要增强自身的主人翁意识,提升参与热情第43-44页
        4.2.2 积极引导村民参与第44页
        4.2.3 提高村民应对风险能力第44页
    4.3 促进村民之间、村民与其他群体关系的良性发展第44-46页
        4.3.1 建立扶贫开发中的沟通机制第44-45页
        4.3.2 重塑扶贫开发中的信任机制第45-46页
    4.4 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为村民参与提供制度保障第46-48页
        4.4.1 建立以扶贫综合成效为导向的考核机制第46页
        4.4.2 建立第三方扶贫绩效评估和监督机构第46页
        4.4.3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第46-48页
第五章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附录第51-58页
    附录1:村民访谈提纲第51-52页
    附录2:村干部访谈提纲第52-53页
    附录3:调查问卷第53-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村落宗族对现代村庄治理影响研究--以山西省S村为例
下一篇: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