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软件定义安全的资源调度机制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1.1.1 软件定义安全提出背景 | 第10-11页 |
1.1.2 软件定义安全架构的现实意义 | 第11-13页 |
1.2 工作内容及成果 | 第13-15页 |
1.2.1 软件定义安全架构的分析研究 | 第13-14页 |
1.2.2 资源调度机制研究与实现 | 第14-15页 |
1.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5-18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 | 第18-28页 |
2.1 软件定义安全 | 第18-24页 |
2.1.1 软件定义安全发展历程 | 第18-20页 |
2.1.2 软件定义安全特点 | 第20-22页 |
2.1.3 软件定义安全相关研究 | 第22-24页 |
2.2 资源调度机制 | 第24-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软件定义安全架构及资源调度机制研究 | 第28-38页 |
3.1 软件定义安全架构 | 第28-32页 |
3.1.1 应用层 | 第28页 |
3.1.2 控制层 | 第28-31页 |
3.1.3 物理层 | 第31-32页 |
3.2 资源调度机制 | 第32-36页 |
3.2.1 资源调度机制流程 | 第32页 |
3.2.2 统一的南向API接口 | 第32-35页 |
3.2.3 安全设备的资源池化 | 第35页 |
3.2.4 资源调度算法 | 第35-3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四章 基于软件定义安全的资源调度机制实现 | 第38-50页 |
4.1 资源调度机制实现 | 第38-45页 |
4.1.1 场景描述 | 第38页 |
4.1.2 基本处理流程 | 第38-39页 |
4.1.3 应用层 | 第39-40页 |
4.1.4 控制层 | 第40-45页 |
4.1.5 物理层 | 第45页 |
4.2 系统验证 | 第45-49页 |
4.2.1 实验环境 | 第45-46页 |
4.2.2 实验设计 | 第46页 |
4.2.3 实验结果 | 第46-4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0-52页 |
5.1 本文总结与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