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本设计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 第10-11页 |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3-15页 |
·高速脉冲发生器的技术指标 | 第13-14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脉冲发生器整体方案设计 | 第15-23页 |
·总体设计方案 | 第15-19页 |
·硬件电路设计方案 | 第15-16页 |
·时序逻辑控制电路设计方案 | 第16-17页 |
·总体方案中一些关键点的分析 | 第17-19页 |
·功能模块方案设计 | 第19-23页 |
·时钟产生方案设计 | 第19页 |
·脉冲产生方案设计 | 第19-21页 |
·信号调理方案设计 | 第21-23页 |
第三章 脉冲发生器详细电路设计 | 第23-61页 |
·时钟产生电路设计 | 第23-25页 |
·DDS 芯片的选型 | 第23-24页 |
·DDS 及其外围电路设计 | 第24-25页 |
·时序逻辑电路设计 | 第25-47页 |
·时序逻辑电路主要器件选型 | 第26-29页 |
·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 的选型 | 第26-27页 |
·可编程延迟芯片的选型 | 第27-28页 |
·D 触发器的选型 | 第28-29页 |
·单脉冲/群脉冲产生电路设计 | 第29-35页 |
·高频(50MHz~100MHz)单脉冲/群脉冲产生电路设计 | 第31-33页 |
·低频(1KHz~50MHz)单脉冲/群脉冲产生电路设计 | 第33-35页 |
·单脉冲/群脉冲信号下三种工作模式电路设计 | 第35-40页 |
·单脉冲信号下的三种工作模式介绍 | 第35-37页 |
·群脉冲信号下的三种工作模式介绍 | 第37-38页 |
·单脉冲/群脉冲信号下三种工作模式的具体设计 | 第38-40页 |
·延迟参数的调整方法及电路设计 | 第40-43页 |
·脉宽参数的调整方法及电路设计 | 第43-46页 |
·脉宽粗调电路具体设计 | 第44-45页 |
·脉宽微调电路具体设计 | 第45-46页 |
·数字脉冲合成电路设计 | 第46-47页 |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第47-52页 |
·信号调理电路主要器件选型选型 | 第47-50页 |
·引脚驱动器芯片的选型 | 第47-49页 |
·D/A 转换芯片的选型 | 第49-50页 |
·信号调理电路具体设计 | 第50-52页 |
·D/A 转换电路和电平运算电路具体设计 | 第50-51页 |
·最终脉冲调整电路具体设计 | 第51-52页 |
·其他电路设计 | 第52-54页 |
·电源管理 | 第52-53页 |
·电平转换电路 | 第53-54页 |
·PCB 设计与实现 | 第54-61页 |
·PCB 设计关键点分析 | 第54-56页 |
·混合信号PCB 设计 | 第56-57页 |
·具体PCB 设计 | 第57-61页 |
第四章 电路调试及整机测试与分析 | 第61-74页 |
·调试方法 | 第61-62页 |
·调试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第62-63页 |
·整机测试及分析 | 第63-74页 |
·高/低频单脉冲信号下三种工作模式的测试和分析 | 第64-67页 |
·高/低频群脉冲信号下三种工作模式的测试和分析 | 第67-69页 |
·脉宽参数的测试及分析 | 第69-70页 |
·延迟参数的测试及分析 | 第70-72页 |
·脉冲幅度的测试及分析 | 第72-74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附录 | 第78-79页 |
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