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KiK-net强震记录的相干性分析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9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7页 |
1.2.1 地震动相干函数研究 | 第9-12页 |
1.2.2 地震动相干函数模型研究 | 第12-17页 |
1.3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7页 |
1.4 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地震记录数据的选取及相干函数计算 | 第19-31页 |
2.1 记录的选取 | 第19-26页 |
2.1.1 KiK-net强震台网简介 | 第19-22页 |
2.1.2 台站场地类别的划分及选取 | 第22-25页 |
2.1.3 强震记录资料的选取 | 第25-26页 |
2.2 记录数据处理 | 第26-28页 |
2.3 相干函数值的计算 | 第28-30页 |
2.3.1 相干函数的定义 | 第28页 |
2.3.2 相干函数值计算方法 | 第28-30页 |
2.4 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基于日本 3.11 大地震的相干函数分析 | 第31-44页 |
3.1 地震动不同分量间相干函数对比 | 第31-33页 |
3.2 测点高差不同的相干函数分析 | 第33-36页 |
3.3 震中距对相干函数的影响 | 第36-39页 |
3.4 不同场地类别相干函数对比 | 第39-43页 |
3.4.1 一、二类场地相干函数对比分析 | 第39-41页 |
3.4.2 二、三类场地相干函数对比分析 | 第41-43页 |
3.5 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基于多次地震相干函数影响因素分析 | 第44-59页 |
4.1 测点高差对相干函数影响分析 | 第44-46页 |
4.2 场地类别对相干函数影响分析 | 第46-48页 |
4.3 震中距对相干函数影响分析 | 第48-53页 |
4.4 震级对相干函数影响分析 | 第53-58页 |
4.5 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地震动相干函数模型 | 第59-70页 |
5.1 现有地震动相干函数模型分析 | 第59-61页 |
5.2 拟合一、二类场地相干函数模型比较 | 第61-63页 |
5.3 一、二类场地相干函数模型及参数 | 第63-67页 |
5.4 三类场地相干函数模型 | 第67-69页 |
5.5 小结 | 第69-70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主要工作及结论 | 第70-71页 |
6.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71页 |
6.3 不足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情况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附录A 高差不同选取的地震数据 | 第78-85页 |
附录B 场地类别不同选取地震数据 | 第85-92页 |
附录C 不同震中距分组地震数据 | 第92-95页 |
附录D 不同震级分组地震数据 | 第95-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