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1.2 国内外接触网的测量现状 | 第10-11页 |
| 1.3 基于CCD的接触网磨耗的非接触式测量的意义 | 第11-12页 |
|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2页 |
| 1.4.1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2页 |
| 1.4.2 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12页 |
| 1.5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 第2章 总体方案的设计 | 第13-17页 |
| 2.1 引言 | 第13页 |
| 2.2 接触网磨耗产生的原因 | 第13页 |
| 2.3 系统总体方案的选择 | 第13-14页 |
| 2.4 硬件系统总体设计 | 第14页 |
| 2.5 软件系统总体设计 | 第14-16页 |
| 2.5.1 数据算法的设计 | 第14-16页 |
| 2.5.2 界面的设计 | 第16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 第3章 系统硬件的设计 | 第17-37页 |
| 3.1 引言 | 第17页 |
| 3.2 系统硬件的总体设计 | 第17页 |
| 3.3 传感器的选择与驱动电路 | 第17-22页 |
| 3.3.1 传感器的选择 | 第17-18页 |
| 3.3.2 CCD传感器驱动方法的选择 | 第18-19页 |
| 3.3.3 CCD传感器时序的研究 | 第19-21页 |
| 3.3.4 CCD传感器驱动电路的设计 | 第21-22页 |
| 3.4 光学系统和成像系统的设计 | 第22-24页 |
| 3.4.1 光学系统的设计 | 第22-23页 |
| 3.4.2 成像系统的设计 | 第23-24页 |
| 3.5 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的设计 | 第24-26页 |
| 3.5.1 CCD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 | 第24-26页 |
| 3.5.2 CCD传感器信号采集电路的设计 | 第26页 |
| 3.6 数据发送与接收系统的设计 | 第26-27页 |
| 3.7 设备供电系统的设计 | 第27-31页 |
| 3.7.1 测量发送端供电系统的设计 | 第27-29页 |
| 3.7.2 显示接收端供电系统的设计 | 第29-30页 |
| 3.7.3 光照端供电系统的设计 | 第30-31页 |
| 3.8 设备显示系统的设计 | 第31页 |
| 3.9 设备CPU的选择 | 第31-32页 |
| 3.10 设备抗干扰的设计 | 第32-33页 |
| 3.11 PCB电路板的绘制 | 第33-35页 |
| 3.12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 第4章 系统软件的设计 | 第37-45页 |
| 4.1 引言 | 第37页 |
| 4.2 单片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37-41页 |
| 4.2.1 单片机控制系统编程环境的研究 | 第37页 |
| 4.2.2 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37-38页 |
| 4.2.3 数据处理程序的设计 | 第38-39页 |
| 4.2.4 数据传输程序的设计 | 第39-41页 |
| 4.3 屏幕显示界面的设计 | 第41-43页 |
| 4.3.1 串口屏开发环境的研究 | 第41-42页 |
| 4.3.2 屏幕界面的设计 | 第42-43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 第5章 设备的调试与装配 | 第45-53页 |
| 5.1 引言 | 第45页 |
| 5.2 设备硬件电路的调试 | 第45-46页 |
| 5.3 设备软件程序的调试 | 第46-48页 |
| 5.4 设备的结构 | 第48-49页 |
| 5.4.1 测量发送端结构的设计 | 第48页 |
| 5.4.2 显示接收端结构的设计 | 第48-49页 |
| 5.5 设备的装配 | 第49-50页 |
| 5.5.1 测量发送端的装配 | 第49-50页 |
| 5.5.2 显示接收端的装配 | 第50页 |
| 5.6 设备的使用方法及验证 | 第50-52页 |
| 5.7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结论 | 第53-55页 |
| 附录 | 第55-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69-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