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挥发性有机物 | 第9-11页 |
1.2.1 挥发性有机物的定义及其性质 | 第9-10页 |
1.2.2 挥发性有机物的来源 | 第10页 |
1.2.3 挥发性有机物的危害 | 第10-11页 |
1.3 挥发性有机物的采集与分析方法 | 第11-13页 |
1.3.1 样品采集方法 | 第11-12页 |
1.3.2 样品的预处理方法 | 第12页 |
1.3.3 样品的分析方法 | 第12-13页 |
1.4 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1 VOCs污染特征及变化规律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2 VOCs源解析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4.3 VOCs在环境中的转化机制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分析方法的建立及样品采集 | 第17-31页 |
2.1 实验方案的确定以及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17页 |
2.2 实验所需仪器及设备 | 第17-18页 |
2.3 仪器分析条件及方法校准 | 第18-27页 |
2.3.1 预浓缩条件 | 第18-19页 |
2.3.2 色谱质谱条件 | 第19页 |
2.3.3 校准信息 | 第19-22页 |
2.3.4 准确度及精密度 | 第22-27页 |
2.4 样品的采集、保存与分析 | 第27-28页 |
2.4.1 采样点的设置 | 第27-28页 |
2.4.2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 第28页 |
2.4.3 样品的分析 | 第28页 |
2.5 质量控制 | 第28-30页 |
2.5.1 仪器性能检查 | 第28-29页 |
2.5.2 样品检查与制备 | 第29页 |
2.5.3 空白样品与平行样品 | 第29-30页 |
2.5.4 校准曲线的检查 | 第3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石家庄市典型国控点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 | 第31-45页 |
3.1 石家庄市典型国控点挥发性有机物成分组成及浓度水平 | 第31-32页 |
3.1.1 石家庄市典型国控点VOCs的成分组成 | 第31-32页 |
3.1.2 石家庄市典型国控点VOCs的浓度水平 | 第32页 |
3.2 石家庄市典型国控点挥发性有机物时间变化规律 | 第32-37页 |
3.2.1 石家庄市典型国控点VOCs季节污染特征及变化规律 | 第32-35页 |
3.2.2 石家庄市典型国控点VOCs月变化规律 | 第35-37页 |
3.3 石家庄市典型国控点挥发性有机物空间变化规律 | 第37-41页 |
3.3.1 石家庄市典型国控点VOCs空间污染特征及变化规律 | 第37-41页 |
3.3.2 石家庄市典型国控点特征污染物空间污染特征及变化规律 | 第41页 |
3.4 石家庄市典型国控点环保政策实施前后VOCs变化规律 | 第41-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 挥发性有机物与常规污染物之间的关系 | 第45-55页 |
4.1 TVOC和常规污染物之间的关系 | 第45-46页 |
4.2 特征污染物和常规污染物之间的关系 | 第46-53页 |
4.2.1 特征污染物与AQI之间的相关性 | 第47-48页 |
4.2.2 特征污染物与PM2.5之间的相关性 | 第48-50页 |
4.2.3 特征污染物与PM10之间的相关性 | 第50-51页 |
4.2.4 特征污染物与O3之间的相关性 | 第51-5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5章 挥发性有机物的转化机制及健康风险评价 | 第55-61页 |
5.1 石家庄市典型国控点VOCs对二次有机气溶胶贡献率 | 第55-56页 |
5.2 石家庄市典型国控点VOCs的臭氧形成潜势 | 第56-57页 |
5.3 石家庄市典型国控点VOCs的健康风险评价 | 第57-6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