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1.1.1 能耗现状与建筑节能 | 第11页 |
1.1.2 相变蓄能技术 | 第11-12页 |
1.1.3 相变传热简介 | 第12-13页 |
1.2 相变传热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1 相变传热问题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相变传热问题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相变材料熔化过程与凝固过程中能量非对称分析 | 第17-28页 |
2.1 相变材料熔化过程与凝固过程能量非对称性的提出 | 第17-18页 |
2.2 相变材料DSC测试 | 第18-23页 |
2.2.1 测试装置 | 第18页 |
2.2.2 动态DSC测试 | 第18-20页 |
2.2.3 分步DSC测试 | 第20-23页 |
2.3 “前状态”对相变材料熔化过程与凝固过程的影响 | 第23-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相变材料步冷实验与模型研究 | 第28-40页 |
3.1 实验仪器和装置 | 第28-30页 |
3.2 相变材料步冷实验 | 第30-32页 |
3.3 相变材料步冷模型 | 第32-37页 |
3.3.1 步冷模型的建立 | 第32-35页 |
3.3.2 步冷模型的验证 | 第35-37页 |
3.4 相变材料步冷模型的应用研究 | 第37-38页 |
3.4.1 过冷度对相变材料凝固过程的影响 | 第37-38页 |
3.4.2 潜热量对相变材料凝固过程的影响 | 第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两种相变平板传热模型对比分析 | 第40-51页 |
4.1 有效热容法模型与焓法模型 | 第40-41页 |
4.1.1 有效热容法模型 | 第40-41页 |
4.1.2 焓法模型 | 第41页 |
4.2 两种模型的对比分析 | 第41-44页 |
4.3 模型的验证 | 第44-45页 |
4.4 模拟结果分析 | 第45-50页 |
4.4.1 在不同加热温度下两种模型计算结果的对比 | 第45-47页 |
4.4.2 在不同的时间步长下两种模型计算结果的对比 | 第47-48页 |
4.4.3 在不同的相变温度区间下两种模型计算结果的对比 | 第48-49页 |
4.4.4 两种模型计算速度的对比 | 第49-5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相变材料非对称传热模型的建立、验证与分析 | 第51-65页 |
5.1 相变平板非对称传热数值模型 | 第51-54页 |
5.1.1 物理模型的描述 | 第51-52页 |
5.1.2 模型控制方程与边界条件 | 第52-54页 |
5.1.3 模型的数值求解 | 第54页 |
5.2 相变材料平板传热实验与模型验证 | 第54-60页 |
5.2.1 平板传热实验装置 | 第54-56页 |
5.2.2 测试装置 | 第56-57页 |
5.2.3 实验结果分析与模型验证 | 第57-60页 |
5.3 相变材料非对称传热模型的应用 | 第60-63页 |
5.3.1 非对称度的影响 | 第60-62页 |
5.3.2 过冷度的影响 | 第62-6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5-66页 |
6.2 本文创新点 | 第66页 |
6.3 展望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