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特殊热能及其机械论文--太阳能技术论文--太阳能转换装置和设备论文--聚光器论文

太阳能中温新型集热管的传热特性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主要符号表第8-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5页
        1.1.1 能源危机第13-14页
        1.1.2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第14页
        1.1.3 工农业中高温热利用需求现状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9页
        1.2.1 中高温太阳能蒸汽发生系统的国内外应用现状第15-16页
        1.2.2 直通式真空集热管传热研究及进展第16-17页
        1.2.3 管内强化传热研究及进展第17-18页
        1.2.4 直通式真空集热管强化换热研究及进展第18-19页
    1.3 已有工作的不足第19页
    1.4 课题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19-21页
        1.4.1 研究目的第19页
        1.4.2 研究内容第19-21页
第二章 太阳能真空集热管的传热特性分析第21-37页
    2.1 太阳运行规律第21-25页
        2.1.1 太阳运行规律第21-24页
        2.1.2 太阳辐射量的计算第24-25页
    2.2 集热管稳态传热理论基础第25-32页
        2.2.1 管内流体与吸热管之间的对流换热第26-29页
        2.2.2 吸收管管壁的导热第29页
        2.2.3 吸收管外壁面与玻璃套管内壁面的换热第29-30页
        2.2.4 玻璃套管内部的热传导第30页
        2.2.5 玻璃管到环境的换热量第30-31页
        2.2.6 吸热管吸收的有效太阳辐射能第31-32页
    2.3 集热管的稳态传热数值模拟第32-36页
        2.3.1 集热管一维稳态传热模型第32-34页
        2.3.2 集热管一维稳态传热模型的验证第34-35页
        2.3.3 数值模拟值与本文实验结果比较与分析第35-36页
    2.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直通式真空集热管集热性能实验研究第37-64页
    3.1 实验系统第37-43页
        3.1.1 直接式槽式中高温聚光集热系统第38-40页
        3.1.2 管路部分第40-41页
        3.1.3 数据测量及采集系统第41-43页
    3.2 实验目的及数据处理第43-44页
        3.2.1 实验目的第43页
        3.2.2 数据处理第43-44页
    3.3 实验方法及步骤第44-46页
        3.3.1 测试条件第44页
        3.3.2 实验方法与步骤第44-46页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6-62页
        3.4.1 影响新型集热管和光管集热效率的因素第46-54页
        3.4.2 影响新型集热管和传统集热管壁面温度梯度的因素第54-62页
    3.5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四章 直接式槽式太阳能中高温蒸汽发生系统经济性分析第64-73页
    4.1 槽式蒸汽发生系统第64-68页
        4.1.1 蒸汽发生系统数学模型第64-66页
        4.1.2 系统热效率分析第66-68页
    4.2 系统经济型分析第68-71页
        4.2.1 直接式槽式太阳能中高温蒸汽发生系统成本组成第68-70页
        4.2.2 蒸汽LEC第70-71页
    4.3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73-75页
    5.1 全文总结第73-74页
    5.2 本文的不足之处与今后的工作建议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申请的专利第78-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W型CPC热管式真空集热管的性能研究
下一篇:丙酸互营氧化菌群对厌氧消化过程中挥发性脂肪酸累积的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