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试剂论文--临床诊断用试剂论文

两亲性MRI造影剂的合成与载药性能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1 绪论第8-24页
    1.1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第8-9页
        1.1.1 核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第8页
        1.1.2 MRI成像的优势第8-9页
    1.2 MRI造影剂第9-12页
        1.2.1 MRI造影剂作用原理第9-10页
        1.2.2 SBM理论第10-12页
    1.3 T1型MRI造影剂研究现状第12-19页
        1.3.1 Gd-DTPA型造影剂第13-16页
        1.3.2 Gd-DOTA型造影剂第16-17页
        1.3.3 高分子顺磁性造影剂第17-18页
        1.3.4 小分子两亲性顺磁性造影剂第18-19页
    1.4 MRI诊疗一体药物载体的研究现状第19-22页
        1.4.1 聚合物囊泡药物载体第20-21页
        1.4.2 小分子囊泡药物载体第21-22页
    1.5 选题依据和意义第22-24页
2 Gd-DTPA双伯酰胺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第24-36页
    2.1 实验部分第24-29页
        2.1.1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第24-25页
        2.1.2 溶剂无水处理第25-26页
        2.1.3 二乙烯三胺五乙酸双酐的合成第26页
        2.1.4 二乙烯三胺五乙酸双伯酰胺的合成第26-27页
        2.1.5 Gd-DTPA双伯酰胺的制备第27-28页
        2.1.6 Gd-DTPA双伯酰胺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第28页
        2.1.7 含Gd-DTPA双伯酰胺脂质体的制备第28页
        2.1.8 粒径及Zeta电位测试第28页
        2.1.9 TEM形貌测试第28-29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29-35页
        2.2.1 Gd-DTPA双伯酰胺的合成第29-31页
        2.2.2 Gd-DTPA双伯酰胺的表面活性第31-33页
        2.2.3 含Gd-DTPA-BA(n)脂质体的制备及表征第33-35页
    2.3 本章小结第35-36页
3 Gd-DTPA仲酰胺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第36-54页
    3.1 实验部分第36-42页
        3.1.1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第36-38页
        3.1.2 溶剂无水处理第38页
        3.1.3 Gd-DTPA单仲酰胺的合成第38-41页
        3.1.4 Gd-DTPA-BA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第41页
        3.1.5 Gd-DTPA-BA脂质体的制备第41页
        3.1.6 粒径及Zeta电位测试第41页
        3.1.7 TEM形貌测试第41页
        3.1.8 弛豫时间测定第41页
        3.1.9 体外核磁共振成像测试第41-42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42-53页
        3.2.1 Gd-DTPA单仲酰胺的合成第42-45页
        3.2.2 Gd-DTPA单仲酰胺的表面活性第45-47页
        3.2.3 Gd-DTPA单仲酰胺的自组装行为第47-51页
        3.2.4 Gd-DTPA单仲酰胺的弛豫性能和体外成像第51-53页
    3.3 本章小结第53-54页
4 Gd-DTPA单仲酰胺载药性能研究第54-67页
    4.1 实验部分第54-58页
        4.1.1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54-55页
        4.1.2 阿霉素紫外吸收标准曲线的测定第55-56页
        4.1.3 阿霉素荧光发射标准曲线的测定第56页
        4.1.4 钆-二乙烯三胺五乙酸仲酰胺载药囊泡的制备第56-57页
        4.1.5 细胞毒性试验第57页
        4.1.6 载药囊泡体外释放测试第57页
        4.1.7 载药囊泡细胞内化实验第57-58页
        4.1.8 载药囊泡抗癌活性实验第58页
        4.1.9 粒径及Zeta电位测试第58页
        4.1.10 TEM形貌测试第58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58-65页
        4.2.1 Gd-DTPA单仲酰胺的细胞毒性第58-60页
        4.2.2 Gd-DTPA单仲酰胺囊泡的载药性能和体外药物释放第60-63页
        4.2.3 载药囊泡抗癌活性实验第63-65页
    4.3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结论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3页
附录A 质谱和核磁共振谱图第73-9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90-91页
致谢第91-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富马酸福莫特罗贴剂的处方和制备工艺研究
下一篇:羟磷灰石纳米载体的制备及药物靶向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