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固体物理学论文--固体性质论文--光学性质论文--发光学论文

稀土掺杂微纳材料中高阶多光子上转换发光及其电子布居过程的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一章 引言第15-32页
    1.1 上转换发光第16-25页
        1.1.1 上转换发光机理的研究第16-17页
        1.1.2 上转换发光材料第17-21页
            1.1.2.1 材料种类第18-19页
            1.1.2.2 制备方法第19-21页
        1.1.3 上转换技术发展概述第21-25页
    1.2 上转换发光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第25-29页
    1.3 本论文的工作内容及研究意义第29-32页
第二章 稀土元素的发光性质、光谱理论与CIE表色系统第32-47页
    2.1 稀土元素的电子结构第32-34页
    2.2 静态环境中的稀土离子第34-39页
    2.3 光谱测量方法第39-42页
        2.3.1 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第39-40页
        2.3.2 激光选择激发第40-41页
        2.3.3 荧光动力学第41-42页
    2.4 颜色及CIE表色系统第42-47页
        2.4.1 三基色原理及基本概念第42-43页
        2.4.2 RGB表色系统第43-45页
        2.4.3 CIE的XYZ表色系统第45-47页
第三章 实验部分第47-50页
    3.1 主要试剂与实验设备第47-48页
    3.2 主要表征手段及测试设备第48-50页
第四章 Yb~(3+)/Er~(3+)共掺杂NaYF_4微米晶中Er_(3+)的五光子和六光子上转换发光性质第50-63页
    4.1 NaYF_4:Yb~(3+)/Er~(3+)微米晶的水热合成第51页
    4.2 样品结构组成及形貌表征第51-52页
    4.3 样品发光性质研究第52-62页
    4.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五章 近红外光激发下NaYF_4微米晶中Gd~(3+)的五光子和六光子上转换发光性质第63-80页
    5.1 NaYF_4:Yb~(3+)/Er~(3+)/Gd~(3+)微米晶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质研究第63-73页
        5.1.1 NaYF_4:Yb~(3+)/Er~(3+)/Gd~(3+)微米晶的制备第63-64页
        5.1.2 样品结构组成及形貌表征第64-65页
        5.1.3 NaYF_4:Yb~(3+)/Er~(3+)/Gd~(3+)微米晶发光性质研究第65-73页
    5.2 NaYF_4:Yb~(3+)/Tm~(3+)/Gd~(3+)微米晶的水热合成及其上转换发光性质研究第73-78页
        5.2.1 NaYF_4:Yb~(3+)/Tm~(3+)/Gd~(3+)微米晶的制备第73页
        5.2.2 样品结构组成及形貌表征第73-74页
        5.2.3 NaYF_4:Yb~(3+)/Tm~(3+)/Gd~(3+)微米晶发光性质研究第74-78页
    5.3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六章 1560 nm红外光激发下,Er~(3+)的十一光子上转换发光性质第80-88页
    6.1 NaYF_4:Yb~(3+)/Er~(3+)微米晶的制备第81页
    6.2 样品结构组成及形貌表征第81-82页
    6.3 样品发光性质研究第82-87页
    6.4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第七章 1560 nm红外光激发下,Er~(3+)敏化Gd~(3+)的八光子和九光子上转换发光性质第88-97页
    7.1 样品合成第89页
    7.2 样品结构组成及形貌表征第89-90页
    7.3 样品发光性质研究第90-96页
    7.4 本章结论第96-97页
第八章 Yb~(3+)/Er~(3+)/Tm~(3+)共掺杂Gd_2O_3纳米管的上转换白光研究第97-110页
    8.1 样品合成第98页
    8.2 样品结构组成及形貌表征第98-101页
    8.3 样品发光性质研究第101-109页
    8.4 本章结论第109-110页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第110-114页
    9.1 结论第110-112页
    9.2 展望第112-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31页
作者简介第131-137页
致谢第137-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石墨烯边界的动力学行为研究
下一篇: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钴基阴极材料的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