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4页 |
1.1 关于研究选题 | 第7-9页 |
1.1.1 课题的背景 | 第7-8页 |
1.1.2 城市全户内变电站的定义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内容与范围 | 第1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3.2 研究范围 | 第10页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现状 | 第10-12页 |
1.4.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0-11页 |
1.4.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12-14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5.2 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第2章 城市全户内变电站分类及发展趋势 | 第14-20页 |
2.1 城市全户内变电站的分类 | 第14-16页 |
2.1.1 独立建设的城市全户内变电站 | 第14页 |
2.1.2 与非居住建筑联合建设的城市全户内变电站 | 第14-16页 |
2.2 城市全户内变电站的发展趋势 | 第16-19页 |
2.2.1 大力推广“绿色变电站”理念 | 第16-17页 |
2.2.2 建筑物本体美观、容易融入环境 | 第17-18页 |
2.2.3 摆脱单纯工业建筑的束缚,可与其它建筑结合,节约土地资源 | 第18-19页 |
2.2.4 高科技化、智能化 | 第1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3章 城市全户内变电站设计要点总结 | 第20-33页 |
3.1 设计因素 | 第20-21页 |
3.1.1 自然条件的影响 | 第20页 |
3.1.2 规划条件的限制 | 第20-21页 |
3.2 空间设计要求 | 第21-29页 |
3.2.1 规范要求 | 第21-22页 |
3.2.2 各主要设备房间平面尺寸 | 第22-28页 |
3.2.3 各设备房间剖面要求 | 第28-29页 |
3.3 常用模式 | 第29-31页 |
3.3.1 110KV变电站的常用模式 | 第29页 |
3.3.2 220KV变电站的常用模式 | 第29-30页 |
3.3.3 变电站的垂直运输及安全疏散 | 第30-31页 |
3.4 空间组合 | 第31-32页 |
3.4.1 设备房间的基本模数 | 第31页 |
3.4.2 空间组合的基本方式 | 第31-3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城市全户内变电站设计案例研究 | 第33-56页 |
4.1 独立建设案例 | 第33-37页 |
4.1.1 站址选择及交通组织 | 第33页 |
4.1.2 总平面布置 | 第33-34页 |
4.1.3 各层平面设计 | 第34-36页 |
4.1.4 建筑剖面设计 | 第36页 |
4.1.5 建筑外立面设计 | 第36-37页 |
4.2 联合建设实例 | 第37-55页 |
4.2.1 国内外建设实例 | 第37-40页 |
4.2.2 设计前期工作 | 第40-41页 |
4.2.3 设计要点 | 第41-44页 |
4.2.4 研究成果应用 | 第44-5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