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6-7页 |
1 绿色产业的基本概况 | 第7-12页 |
1.1 绿色产业的缘起 | 第7页 |
1.2 绿色产业的含义 | 第7-8页 |
1.3 绿色产业标准 | 第8-9页 |
1.4 绿色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外部条件 | 第9-10页 |
1.5 绿色产业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 第10-11页 |
1.6 绿色产业的特征 | 第11页 |
1.7 内蒙古的绿色产业 | 第11-12页 |
2 内蒙古发展绿色产业的现实意义 | 第12-14页 |
2.1 发展绿色产业是解决内蒙古“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 第12页 |
2.2 发展绿色产业是实现内蒙古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第12页 |
2.3 发展绿色产业是内蒙古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关键环节 | 第12-13页 |
2.4 发展绿色产业是内蒙古应对冲破“绿色壁垒”的有效举措 | 第13页 |
2.5 发展绿色产业是内蒙古实现“两个转变 ”的重要战略措施 | 第13-14页 |
3 内蒙古发展绿色产业的机遇和优势分析 | 第14-20页 |
3.1 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 第14-15页 |
3.1.1 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 第14页 |
3.1.2 加入WTO后竞争性发展机遇 | 第14-15页 |
3.1.3 绿色消费兴起的市场性发展机遇 | 第15页 |
3.2 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 | 第15-20页 |
3.2.1 绿色资源优势 | 第15-16页 |
3.2.2 环境和空间优势 | 第16-17页 |
3.2.3 政策优势 | 第17页 |
3.2.4 基础产业优势 | 第17-19页 |
3.2.5 绿色传统技术优势 | 第19页 |
3.2.6 区位优势 | 第19页 |
3.2.7 品牌优势 | 第19页 |
3.2.8 后发优势 | 第19-20页 |
4 内蒙古发展绿色产业的制约因素分析 | 第20-26页 |
4.1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成为制约发展绿色产业的重要因素之 | 第-10-21页 |
4.2 “绿色”意识和“绿色”观念淡薄 | 第21-22页 |
4.2.1 政府决策部门的绿色发展观念淡薄 | 第21页 |
4.2.2 企业的绿色生产意识和绿色营销意识淡薄 | 第21页 |
4.2.3 农牧民的绿色生产和绿色品牌意识不强 | 第21-22页 |
4.2.4 全民的绿色消费意识普遍滞后 | 第22页 |
4.3 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有待于进.步加强 | 第22页 |
4.4 绿色市场开发、培育相对滞后,绿色市场需求不足 | 第22-23页 |
4.5 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绿色政策扶持 | 第23-24页 |
4.5.1 绿色产业发展缺乏统-的规划和实施方案 | 第23页 |
4.5.2 绿色投入机制不健全 | 第23-24页 |
4.5.3 宏观管理体制不顺,绿色产业难以规模化 | 第24页 |
4.6 缺乏拉动性强、辐射范围广的绿色龙头企业和绿色品牌产品 | 第24-25页 |
4.7 阻碍绿色产业的制度性因素仍旧存在,宏观机制保障力不强 | 第25-26页 |
4.7.1 生产资料的产权不明晰、不完善 | 第25-26页 |
4.7.2 生态补偿制度不健全 | 第26页 |
5 内蒙古绿色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 第26-37页 |
5.1 内蒙古绿色产业宏观发展策略 | 第26-32页 |
5.1.1 发展生态治理产业,营造绿色环境 | 第26-28页 |
5.1.2 树立和强化“绿色”意识 | 第28-29页 |
5.1.3 发挥特色,主攻优势产业 | 第29-31页 |
5.1.4 组建绿色“航空母舰”,增强绿色产业的竞争力 | 第31页 |
5.1.5 绿色营销是龙头 | 第31-32页 |
5.2 内蒙古绿色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 第32-37页 |
5.2.1 政府是绿色产业的“牧羊人” | 第32-34页 |
5.2.2 绿色企业是绿色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 第34-36页 |
5.2.3 农牧民是发展绿色产业的基础 | 第36-37页 |
6 结束语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作者简介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