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3 存在问题 | 第15页 |
1.3 河北省高速公路基面层间处治应用情况调查 | 第15-19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第二章 不同工况对沥青路面基面层间受力影响规律研究 | 第21-43页 |
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1-25页 |
2.1.1 路面有限元模型的确定 | 第21-22页 |
2.1.2 路面计算参数的选取 | 第22-25页 |
2.2 不同工况对沥青路面层间的力学响应分析 | 第25-33页 |
2.3 不同工况影响的显著性分析 | 第33-36页 |
2.4 基于不同工况的基面层间工作状态分级 | 第36-41页 |
2.4.1 沥青路面基面层间工作状态单工况分级 | 第36-37页 |
2.4.2 基于基面层间温度单工况分级的河北省气候分区 | 第37-40页 |
2.4.3 河北省沥青路面基面层间工作状态综合工况分级 | 第40-4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三章 沥青路面基面层间处治效果评价体系研究 | 第43-70页 |
3.1 沥青路面基面层间处治措施与材料优化研究 | 第43-49页 |
3.1.1 透层材料性能研究 | 第43-45页 |
3.1.2 下封层性能研究 | 第45-48页 |
3.1.3 河北省高速公路路面基面层间处治技术与标准研究 | 第48-49页 |
3.2 沥青路面基面层间处治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 第49-53页 |
3.2.1 透层油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 第49-50页 |
3.2.2 下封层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 第50-51页 |
3.2.3 河北省高速公路路面基面层间处治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 第51-53页 |
3.3 沥青路面基面层间处治效果检测评定 | 第53-68页 |
3.3.1 基面层间粘结强度的温度修正 | 第53-57页 |
3.3.2 透层处治效果检测方法与评定标准研究 | 第57-58页 |
3.3.3 基面层间粘结强度检测评定标准研究 | 第58-6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四章 沥青路面基面层间耐久性衰变规律研究 | 第70-90页 |
4.1 基面层间耐久性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研究 | 第70-72页 |
4.2 基于室内试验的基面层间剪切疲劳性能研究 | 第72-81页 |
4.2.1 剪切疲劳破坏机理分析 | 第72-73页 |
4.2.2 室内剪切疲劳试验 | 第73-78页 |
4.2.3 剪切疲劳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78-81页 |
4.3 沥青路面基面层间疲劳寿命的预估 | 第81-85页 |
4.3.1 剪切疲劳方程的确定 | 第81-84页 |
4.3.2 基面层间剪切疲劳寿命预估 | 第84-85页 |
4.4 基于剪切疲劳等效的轴载换算方法研究 | 第85-8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第五章 基面层间耐久性对路面整体寿命的影响研究 | 第90-108页 |
5.1 计算参数选择 | 第90-92页 |
5.2 不同基面层间粘结状态对沥青路面寿命的影响 | 第92-102页 |
5.2.1 基面层间粘结状态对路面受力状态影响计算分析 | 第92-96页 |
5.2.2 不同基面层间粘结状态下路表弯沉计算分析 | 第96-98页 |
5.2.3 路面结构寿命计算分析 | 第98-102页 |
5.3 沥青路面实际使用寿命的预估 | 第102-104页 |
5.4 实例分析 | 第104-10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7-108页 |
主要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108-113页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第108-111页 |
二、不足及进一步建议 | 第111-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1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16-117页 |
一、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16页 |
二、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6页 |
三、获奖情况 | 第116-117页 |
致谢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