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4页 |
1.1.1 光伏发电的能源需求 | 第12页 |
1.1.2 光伏发电的优点和意义 | 第12-13页 |
1.1.3 国外光伏发电的发展与现状 | 第13-14页 |
1.1.4 国内光伏发电的发展与现状 | 第14页 |
1.2 光伏发电技术的热点与难点 | 第14-16页 |
1.2.1 光伏发电技术的研究热点 | 第14-15页 |
1.2.2 光伏发电技术的研究难点 | 第15-16页 |
1.3 光伏逆变器控制关键技术与问题 | 第16-29页 |
1.3.1 光伏系统概述 | 第16-19页 |
1.3.2 并网光伏逆变器拓扑电路 | 第19-21页 |
1.3.3 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与问题 | 第21-22页 |
1.3.4 并网光伏逆变器控制方法与问题 | 第22-23页 |
1.3.5 模糊控制的发展历史 | 第23页 |
1.3.6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 第23-24页 |
1.3.7 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模糊控制器的研究 | 第24-25页 |
1.3.8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方法 | 第25-27页 |
1.3.9 基于FPGA的光伏逆变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 第27-29页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29-30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1.4.2 理论创新点 | 第30页 |
1.5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二章 光伏电池分数阶模型与模糊优化技术 | 第31-51页 |
2.1 光伏电池模型与问题 | 第31页 |
2.2 光伏电池常用二极管模型 | 第31-32页 |
2.3 光伏组件分数阶模型及模糊优化方法 | 第32-43页 |
2.3.1 光伏电池分数阶模型 | 第33-35页 |
2.3.2 可变域分数阶模糊控制 | 第35-36页 |
2.3.3 光伏电池分数阶因子控制与最大功率点跟踪 | 第36-42页 |
2.3.4 光伏电池模型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 第42-43页 |
2.4 验证平台与结果讨论 | 第43-49页 |
2.4.1 实验平台 | 第43-45页 |
2.4.2 分析与结论 | 第45-49页 |
2.5 小结 | 第49-51页 |
第三章 可变精度的模糊控制与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 | 第51-76页 |
3.1 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与问题 | 第51页 |
3.2 基于FPGA模糊最大功率点跟踪 | 第51-52页 |
3.3 光伏电池电气参数AD7656采样与Boost电路 | 第52-53页 |
3.4 基于可变精度的模糊控制与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 | 第53-70页 |
3.4.1 模糊控制理论 | 第53页 |
3.4.2 基于可变精度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第53-68页 |
3.4.3 基于可变精度模糊控制器的优化 | 第68-70页 |
3.5 验证平台与结果讨论 | 第70-74页 |
3.5.1 实验平台 | 第70页 |
3.5.2 分析与结论 | 第70-74页 |
3.6 小结 | 第74-76页 |
第四章 并网单相光伏逆变器模糊控制与数字化通讯技术 | 第76-105页 |
4.1 并网控制问题概述 | 第76页 |
4.2 并网单相光伏逆变器数字化模糊控制 | 第76-81页 |
4.2.1 并网单相光伏逆变器的主流结构 | 第76页 |
4.2.2 并网单相光伏逆变器与双模糊控制器 | 第76-78页 |
4.2.3 并网单相光伏逆变器的PWM数字控制 | 第78-81页 |
4.3 并网单相光伏逆变器参数自动化数字在线测量与监控 | 第81-94页 |
4.3.1 光伏数据AD7656采样与FPGA控制 | 第81-86页 |
4.3.2 基于JTAG-CTRL的光伏系统监控分析 | 第86-90页 |
4.3.3 光伏模糊控制系统传递函数分析 | 第90-94页 |
4.4 并网逆变器网络通讯技术及孤岛保护 | 第94-97页 |
4.4.1 并网光伏逆变器网络控制与通讯技术 | 第94页 |
4.4.2 并网光伏逆变器的电力孤岛保护控制 | 第94-97页 |
4.5 验证平台与结果讨论 | 第97-104页 |
4.5.1 实验平台 | 第97-98页 |
4.5.2 分析与结论 | 第98-104页 |
4.6 小结 | 第104-105页 |
第五章 数字化设计并网单相光伏逆变器 | 第105-120页 |
5.1 引言 | 第105页 |
5.2 并网单相光伏逆变器数字化方案 | 第105页 |
5.3 并网单相光伏逆变器FPGA与硬件电路设计 | 第105-111页 |
5.3.1 基于FPGA电气参数采样电路 | 第105-107页 |
5.3.2 PWM驱动功率管隔离电路 | 第107-108页 |
5.3.3 基于FPGA的SPI通讯电路 | 第108-109页 |
5.3.4 基于FPGA的数字并网锁相设计 | 第109-111页 |
5.4 并网单相光伏逆变器数字化设计 | 第111-115页 |
5.4.1 基于FPGA数字系统控制结构 | 第111-112页 |
5.4.2 数字光伏并网逆变器与模糊控制设计流程 | 第112-113页 |
5.4.3 并网光伏逆变器通讯控制设计 | 第113-115页 |
5.5 验证平台与结果讨论 | 第115-119页 |
5.5.1 实验平台 | 第116页 |
5.5.2 分析与结论 | 第116-119页 |
5.6 小结 | 第119-12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0-122页 |
6.1 总结 | 第120页 |
6.2 创新点 | 第120-121页 |
6.3 未来展望 | 第121-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3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项目情况 | 第134-136页 |
致谢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