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中英文对照表 | 第7-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1 遗传多样性研究概述 | 第12-26页 |
1.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和意义 | 第12-13页 |
1.1.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 | 第12-13页 |
1.1.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第13-19页 |
1.2.1 形态学水平 | 第14页 |
1.2.2 细胞学水平 | 第14-15页 |
1.2.3 生化水平 | 第15-16页 |
1.2.4 DNA 水平 | 第16-19页 |
1.3 RAPD 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第19页 |
1.4 cpDNA 的应用 | 第19-21页 |
1.4.1 cpDNA 在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1.4.2 cpDNA 在植物系统学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1.5 柳穿鱼属植物的研究概况 | 第21-25页 |
1.5.1 柳穿鱼属分类分布 | 第21-23页 |
1.5.2 柳穿鱼属遗传多样性研究概况 | 第23-24页 |
1.5.3 柳穿鱼其他方面的研究 | 第24-25页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5-26页 |
2 基于 RAPD 标记柳穿鱼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26-39页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26-29页 |
2.1.1 研究对象 | 第26页 |
2.1.2 研究方法 | 第26-29页 |
2.2 研究结果 | 第29-35页 |
2.2.1 RAPD 扩增条带 | 第29页 |
2.2.2 柳穿鱼的遗传多样性 | 第29-32页 |
2.2.3 柳穿鱼的居群遗传结构 | 第32-33页 |
2.2.4 居群间的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 | 第33-35页 |
2.3 讨论 | 第35-39页 |
2.3.1 基于 RAPD 的柳穿鱼遗传多样性 | 第35页 |
2.3.2 柳穿鱼的居群遗传结构 | 第35-36页 |
2.3.3 繁育系统与柳穿鱼遗传多样性的关系 | 第36页 |
2.3.4 遗传距离与生境和地理距离的关系 | 第36-38页 |
2.3.5 柳穿鱼合理开发利用 | 第38-39页 |
3 适于柳穿鱼遗传多样性分析的 cpDNA 分子标记筛选 | 第39-44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39-40页 |
3.1.1 研究对象 | 第39页 |
3.1.2 研究方法 | 第39-40页 |
3.2 研究结果 | 第40-42页 |
3.2.1 信息位点分析 | 第40页 |
3.2.2 序列变异分析 | 第40-42页 |
3.2.3 cpDNA 片段聚类分析 | 第42页 |
3.3 讨论 | 第42-44页 |
3.3.1 柳穿鱼 cpDNA 不同片段的多态性 | 第42-43页 |
3.3.2 基于 cpDNA 的柳穿鱼遗传多样性 | 第43-44页 |
4 结论与展望 | 第44-46页 |
4.1 结论 | 第44-45页 |
4.2 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