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榆木山东麓河流地貌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0-15页 |
1.1 选题依据及项目依托 | 第10页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3 研究现状和技术路线 | 第11-14页 |
1.3.1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第14-15页 |
1.4.1 室内工作 | 第14页 |
1.4.2 野外工作 | 第14-15页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5-19页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第15-16页 |
2.2 研究区区域地质概况 | 第16-19页 |
2.2.1 新生代地层 | 第16-17页 |
2.2.2 区域构造特征 | 第17-19页 |
第3章 研究区阶地发育特征 | 第19-27页 |
3.1 研究区阶地划分及分布 | 第19页 |
3.2 阶地沉积物特征 | 第19-25页 |
3.3 沉积物发育情况分析 | 第25-27页 |
第4章 研究区河流阶地横剖面结构特征 | 第27-45页 |
4.1 洪水河河流地貌特征 | 第28-34页 |
4.2 酥油口河河谷横剖面结构特征 | 第34-38页 |
4.3 大野口河河谷横剖面结构特征 | 第38-42页 |
4.4 总结 | 第42-45页 |
第5章 研究区阶地年代学研究 | 第45-51页 |
5.1 测年方法 | 第45页 |
5.2 样品采集与测年结果 | 第45-46页 |
5.2.1 样品采集原则 | 第45页 |
5.2.2 测年结果 | 第45-46页 |
5.3 洪水河年代序列的建立 | 第46-47页 |
5.4 洪水河阶地隆升速率 | 第47-49页 |
5.5 洪水河地貌演化序列 | 第49-51页 |
第6章 河流地貌与新构造运动 | 第51-66页 |
6.1 洪水河河流地貌与新构造运动 | 第51-58页 |
6.1.1 西湾公路微地貌 | 第51-54页 |
6.1.2 断层陡坎高度 | 第54-57页 |
6.1.3 阶地垂直逆冲速率计算 | 第57页 |
6.1.4 小结 | 第57-58页 |
6.2 河拔高程与新构造运动 | 第58-66页 |
6.2.1 洪水河阶地河拔高程分析 | 第58-60页 |
6.2.2 酥油口河河拔高程分析 | 第60-63页 |
6.2.3 大野口河河拔高程分析 | 第63-66页 |
第7章 研究区新构造运动演化阶段划分 | 第66-67页 |
第8章 结论 | 第67-69页 |
8.1 结论与认识 | 第67页 |
8.2 存在的问题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附录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