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1 污泥概述 | 第12-13页 |
1.1.1 污泥的定义与分类 | 第12页 |
1.1.2 污泥的处理处置技术及现状 | 第12-13页 |
1.2 EPS简介 | 第13-15页 |
1.2.1 EPS的定义 | 第13-14页 |
1.2.2 EPS的来源及化学组成 | 第14-15页 |
1.3 污泥深度脱水研究概况 | 第15-21页 |
1.3.1 污泥深度脱水背景 | 第15-16页 |
1.3.2 几种污泥深度脱水工艺 | 第16-21页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1-23页 |
第2章 四种机械脱水污泥EPS提取方法对比 | 第23-32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实验材料与药品 | 第23-24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23-24页 |
2.2.2 实验药品 | 第24页 |
2.3 EPS的提取方法 | 第24-27页 |
2.3.1 EDTA法 | 第25页 |
2.3.2 碱式提取法 | 第25页 |
2.3.3 硫酸提取法 | 第25-26页 |
2.3.4 超声波提取法 | 第26-27页 |
2.4 EPS组分分析方法 | 第27-29页 |
2.4.1 多糖的测定 | 第27页 |
2.4.2 蛋白质的测定 | 第27页 |
2.4.3 核酸的测定 | 第27-29页 |
2.5 结果与讨论 | 第29-3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城市污泥EPS特性与分布研究 | 第32-40页 |
3.1 引言 | 第32-33页 |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33-34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33页 |
3.2.2 实验方法 | 第33-3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4-39页 |
3.3.1 污泥样品EPS组分分析 | 第34-36页 |
3.3.2 污泥滤液各层EPS中有机官能团分析 | 第36-37页 |
3.3.3 污泥样品中束缚水含量分析 | 第37-38页 |
3.3.4 污泥样品中水分弛豫时间分布分析 | 第38-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不同热压力工况处理后污泥提取EPS的分布研究 | 第40-51页 |
4.1 引言 | 第40页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40-41页 |
4.2.1 实验材料 | 第40-41页 |
4.2.2 热压力实验设备 | 第41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41-45页 |
4.3.1 试验工况选择 | 第41-42页 |
4.3.2 EPS分层提取方法 | 第42页 |
4.3.3 EPS组分分析方法 | 第42-44页 |
4.3.4 污泥中束缚水含量测定 | 第44-45页 |
4.3.5 污泥滤液中有机官能团变化分析 | 第45页 |
4.3.6 相关性分析 | 第45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45-49页 |
4.4.1 污泥中EPS组分变化 | 第45-46页 |
4.4.2 污泥颗粒束缚水变化 | 第46-47页 |
4.4.3 EPS组分与污泥束缚水含量相关性分析 | 第47-48页 |
4.4.4 污泥TB-EPS层有机官能团变化 | 第48-49页 |
4.4.5 热压力交互作用分析 | 第4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