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文化汇流的精灵--莫言论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24页 |
0.1 缘起 | 第8-12页 |
0.2 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 第12-21页 |
0.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21-24页 |
第1章 西方现代派浪潮的洗礼与逃离 | 第24-39页 |
1.1 意识流小说的冲击 | 第25-32页 |
1.1.1 福克纳小说的影响 | 第25-30页 |
1.1.2 营造“高密东北乡” | 第30-32页 |
1.2“魔幻现实主义”的中国化 | 第32-39页 |
1.2.1 《百年孤独》的魔咒 | 第32-35页 |
1.2.2 中国的“魔幻现实主义” | 第35-39页 |
第2章 东方传统文化的异质与交融 | 第39-54页 |
2.1 从“异质”文化里寻找文学灵感 | 第39-46页 |
2.1.1“牵过一条川端康成的狗” | 第39-42页 |
2.1.2 所有的小说都是“私小说” | 第42-46页 |
2.2 东方传统文化的边缘性启示 | 第46-54页 |
2.2.1 避免狭隘的东方主义 | 第46-51页 |
2.2.2 文化冲突下的东方立场 | 第51-54页 |
第3章 东西文化汇流的中国故事 | 第54-77页 |
3.1 历史:一块人生舞台的幕布 | 第55-62页 |
3.1.1 历史化写作 | 第55-58页 |
3.1.2 写历史,就是写人 | 第58-62页 |
3.2 民间故事:传统文学出走与回归 | 第62-69页 |
3.2.1 民间立场 | 第62-66页 |
3.2.3 学习蒲松龄 | 第66-69页 |
3.3 当代:现实主义文学最敏感的神经 | 第69-77页 |
3.3.1 现实主义的拓展 | 第69-73页 |
3.3.2 用小说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 | 第73-77页 |
第4章 东西文化汇流的永恒母题 | 第77-95页 |
4.1 母亲与大地 | 第77-83页 |
4.1.1 在“丰乳肥臀”中追溯生命本源 | 第77-80页 |
4.1.2 不竭的生命源泉 | 第80-83页 |
4.2 饥饿与苦难 | 第83-88页 |
4.2.1 肉体与精神的双重饥饿 | 第83-86页 |
4.2.2 苦难是生命的硎石 | 第86-88页 |
4.3 生与死 | 第88-95页 |
4.3.1 生命力的张扬与释放 | 第88-90页 |
4.3.2“死亡”的审美意味及精神超越 | 第90-95页 |
第5章 东西文化汇流的新叙事体 | 第95-113页 |
5.1“伪孩子”眼中的成人世界 | 第96-101页 |
5.1.1 世界文学中的“孩子现象” | 第96-99页 |
5.1.2“种的退化”与新审美意蕴诞生 | 第99-101页 |
5.2 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说书人” | 第101-106页 |
5.2.1“不说话的说书人” | 第101-103页 |
5.2.2 接续中国叙事文学传统 | 第103-106页 |
5.3 狂欢叙事体的审美建构 | 第106-113页 |
5.3.1 狂欢化叙事风格的形成 | 第106-109页 |
5.3.2 从语言到叙述的狂欢叙事体 | 第109-113页 |
结语 莫言小说为中国文学带来了什么 | 第113-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31页 |
后记 | 第131-13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