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历史地质学、地层学论文--各时代地史及其地层论文--新生代(界)论文--第四纪(系)论文

泥河湾盆地第四纪古湖最终消亡过程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8页
    1.3 课题来源第18页
    1.4 工作量第18页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8-20页
    1.6 关键科学问题与创新点第20-21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第21-23页
    2.1 位置与交通第21页
    2.2 自然地理概况第21-22页
    2.3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研究方法第23-31页
    3.1 年代测试方法第23-25页
    3.2 环境指标样品测试第25-29页
    3.3 其他实验分析第29-30页
    3.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四章 代表性剖面研究第31-116页
    4.1 后沟剖面第31-44页
    4.2 小渡口剖面第44-52页
    4.3 虎头梁剖面第52-68页
    4.4 井儿洼剖面第68-82页
    4.5 北梁剖面第82-92页
    4.6 梨益沟剖面第92-106页
    4.7 侯家窑剖面第106-111页
    4.8 辅助剖面第111-114页
    4.10 本章小结第114-116页
第五章 泥河湾盆地不同地区古湖消亡过程第116-126页
    5.1 大田洼—郝家台古湖消亡过程第116-118页
    5.2 化稍营地区古湖消亡过程第118-119页
    5.3 虎头梁-井儿洼地区古湖消亡过程第119-121页
    5.4 上回村-东日连地区古湖消亡过程第121页
    5.5 东井集地区古湖消亡过程第121-124页
    5.6 本章小结第124-126页
第六章 泥河湾盆地古湖消亡的气候和构造背景第126-132页
    6.1 古湖消亡的气候背景第126-127页
    6.2 古湖消亡的构造背景第127-130页
    6.3 桑干河的出现第130-131页
    6.4 本章小结第131-132页
结论第132-135页
致谢第135-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41页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融合策略提高高分散低速率QoS侵犯的检测率
下一篇:某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