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网络涉枪犯罪的法律规制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研究现状第13页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3-14页
        1.3.1 研究思路第13-14页
        1.3.2 研究方法第14页
    1.4 本文组织结构及创新点第14-15页
        1.4.1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4-15页
        1.4.2 本文的创新点第15页
    1.5 重要术语辨析和界定第15-20页
        1.5.1 网络犯罪、涉枪犯罪与网络涉枪犯罪第15-16页
        1.5.2 网络涉枪犯罪的特点第16-18页
        1.5.3 网络涉枪犯罪与目前《刑法》规定的相关个罪的关系第18-20页
第二章 网络涉枪犯罪的法理论证第20-29页
    2.1 网络涉枪犯罪的行为主体第20-23页
        2.1.1 网络涉枪犯罪中的供应者第20页
        2.1.2 网络涉枪犯罪中的交易平台第20-21页
        2.1.3 网络涉枪犯罪中的通讯运营商第21-22页
        2.1.4 网络涉枪犯罪中的物流运输者第22页
        2.1.5 网络涉枪犯罪中的购买者、持有者第22-23页
        2.1.6 网络涉枪犯罪中的监管机关与侦查机关第23页
    2.2 网络涉枪犯罪中所涉法律关系的内容第23-27页
        2.2.1 网络涉枪犯罪中的供应者的权力和义务(在该网络涉枪犯罪中,由于其不很不重要,在其它地方提到过,在此不在详述)第24页
        2.2.2 网络涉枪犯罪中交易平台的权力和义务第24-25页
        2.2.3 网络涉枪犯罪中通讯运营商的权力和义务第25页
        2.2.4 网络涉枪犯罪中物流运输者的权力和义务第25-26页
        2.2.5 网络涉枪犯罪中监管机关与侦查机关的职责第26-27页
    2.3 网络涉枪犯罪的行为所涉法律关系的的客体第27-29页
第三章 打击网络涉枪犯罪的困难第29-39页
    3.1 网络交易难发现第29-31页
        3.1.1 网络涉枪犯罪交易的过程第29-30页
        3.1.2 网络涉枪犯罪交易难发现的表现第30-31页
        3.1.3 网络涉枪犯罪交易难发现的分析第31页
    3.2 化整为零难侦破第31-33页
        3.2.1 网络涉枪犯罪中化整为零贩卖的过程第31页
        3.2.2 网络涉枪犯罪中化整为零难侦破的表现第31-32页
        3.2.3 网络涉枪犯罪中化整为零难侦破的分析第32-33页
    3.3 虚拟身份难落地第33-35页
        3.3.1 网络涉枪犯罪嫌疑人身份的虚拟性第33页
        3.3.2 网络涉枪犯罪中犯罪嫌疑人身份“难落地”的表现第33-35页
        3.3.3 网络涉枪犯罪中犯罪嫌疑人“难落地”的分析第35页
    3.4 电子数据难取证第35-39页
        3.4.1 电子数据取证的概念及介绍第36页
        3.4.2 网络涉枪犯罪的电子数据取证的过程第36-37页
        3.4.3 网络涉枪犯罪中电子数据取证难的分析第37-39页
第四章 打击网络涉枪犯罪的立法、执法与司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39-47页
    4.1 打击网络涉枪犯罪立法中存在的问题第39-42页
        4.1.1 网络环境下控制枪弹源头的相关立法存在问题第39-40页
        4.1.2 网络涉枪犯罪中物流监管的相关立法存在问题第40-41页
        4.1.3 网络涉枪犯罪中枪支及配件认定的立法存在问题第41-42页
    4.2 打击网络涉枪犯罪执法中存在问题第42-44页
        4.2.1 侦查机关自身侦查能力有待提升第42-43页
        4.2.2 互联网络监管主体不够清晰和严格,未构建完善各行政部门联动的网络犯罪监管平台第43页
        4.2.3 海关安全检查制度在打击网络涉枪犯罪方面尚欠规范化和严格性第43-44页
    4.3 打击网络涉枪犯罪的司法环节中存在问题第44-47页
        4.3.1 网络涉枪犯罪司法中的犯罪形态的认定问题第44页
        4.3.2 网络涉枪犯罪中的证据认定问题第44-47页
第五章 打击网络涉枪犯罪的对策建议第47-57页
    5.1 完善网络涉枪犯罪立法的建议第47-51页
        5.1.1 完善控制枪弹源头的相关监管立法第47-48页
        5.1.2 完善物流监管相关立法第48-51页
    5.2 完善网络涉枪犯罪相关执法的建议第51-54页
        5.2.1 侦查机关自身执法能力提升第51-52页
        5.2.2 公安机关互联网络监管明晰化、严格化,以综合治理构建各行政部门联动的网络犯罪监管平台第52-53页
        5.2.3 海关安全检查制度规范化、严格化第53-54页
    5.3 完善网络涉枪犯罪司法的建议第54-57页
        5.3.1 网络涉枪犯罪司法中的犯罪形态的认定第54页
        5.3.2 网络涉枪犯罪司法中的证据认定第54-57页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1) 著作类第59页
    (2) 期刊类第59-61页
    (3) 报纸文章第61页
    (4) 工作报告类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下垫式认知无线电网络动态资源分配问题研究
下一篇:水稻OsOFP转录因子家族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