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寄生虫学论文

四川部分地区藏羊源、兔源和牛源隐孢子虫种系发育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文献综述第11-23页
    1 隐孢子虫分类学第11-15页
        1.1 传统的分类学方法第12-14页
        1.2 分子生物学分类方法第14-15页
    2 形态学和生活史第15-16页
    3 羊源隐孢子虫研究概况第16-18页
        3.1 羊源隐孢子虫流行概况第16-17页
        3.2 羊主要感染的隐孢子虫种类第17-18页
    4 兔源隐孢子虫研究概况第18-20页
        4.1 兔源隐孢子流行概况第18-19页
        4.2 兔主要感染的隐孢子虫种类第19-20页
    5 牛源隐孢子虫研究概况第20-23页
        5.1 牛源隐孢子虫流行概况第20页
        5.2 牛主要感染的隐孢子虫种类第20-23页
第一章 四川部分地区藏羊源、兔源和牛源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第23-30页
    1 材料和方法第23-25页
        1.1 粪便样品采集第23-24页
        1.2 实验器材第24页
        1.3 实验试剂第24页
        1.4 检查方法第24-25页
    2 结果第25-27页
        2.1 隐孢子虫卵囊检测结果第25页
        2.2 隐孢子虫感染情况第25-27页
    3 讨论第27-30页
        3.1 藏羊隐孢子虫感染情况分析第27页
        3.2 兔隐孢子虫感染情况分析第27-28页
        3.3 牛隐孢子虫感染情况分析第28-30页
第二章 藏羊源隐孢子虫种系发育研究第30-42页
    1 材料和方法第30-35页
        1.1 主要试剂第30页
        1.2 主要仪器第30-31页
        1.3 藏羊源隐孢子虫卵囊DNA提取第31-32页
        1.4 PCR扩增相关条件第32-34页
        1.5 PCR扩增产物电泳检测第34页
        1.6 PCR扩增产物测序第34-35页
        1.7 18S rRNA基因PCR-RFLP分析第35页
        1.8 系统发育分析第35页
    2 结果第35-40页
        2.1 藏羊隐孢子虫PCR扩增结果第35-36页
        2.2 18S rRNA基因PCR-RFLP结果第36-37页
        2.3 藏羊隐孢子虫测序结果第37页
        2.4 藏羊隐孢子虫基因序列分析第37-40页
    3 讨论第40-42页
第三章 兔源隐孢子虫种系发育研究第42-54页
    1 材料和方法第42-44页
        1.1 主要试剂第42页
        1.2 主要仪器第42页
        1.3 兔源隐孢子虫卵囊DNA提取第42页
        1.4 PCR扩增相关条件第42-44页
        1.5 PCR扩增产物电泳检测第44页
        1.6 PCR扩增产物测序第44页
        1.7 系统发育分析第44页
    2 结果第44-52页
        2.1 兔隐孢子虫PCR扩增结果第44-46页
        2.2 兔源隐孢子虫测序结果第46页
        2.3 兔源隐孢子虫系统发育分析第46-52页
    3 讨论第52-54页
        3.1 兔源隐孢子虫的种类鉴定第52-53页
        3.2 兔源隐孢子虫亚型的鉴定第53-54页
第四章 牛源隐孢子虫种系发育研究第54-61页
    1 材料和方法第54-55页
        1.1 主要试剂第54页
        1.2 主要仪器第54页
        1.3 牛源隐孢子虫卵囊DNA提取第54页
        1.4 PCR扩增相关条件第54页
        1.5 PCR扩增产物电泳检测第54页
        1.6 PCR扩增产物测序第54-55页
        1.7 18SrRNA基因PCR-RFLP分析第55页
        1.8 系统发育分析第55页
    2 结果第55-59页
        2.1 牛源隐孢子虫PCR扩增结果第55页
        2.2 18S rRNA基因PCR-RFLP结果第55-56页
        2.3 牛源隐孢子虫测序结果第56页
        2.4 牛源隐孢子虫系统发育分析第56-58页
        2.5 不同年龄段牛感染隐孢子虫种类第58-59页
    3 讨论第59-61页
        3.1 牛源隐孢子虫种类的鉴定第59页
        3.2 牛源隐孢子虫感染情况分析第59-61页
结论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70页
致谢第70-7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智慧家庭系统手机NFC技术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龙芯3A2H平台VxWorks板级支持包的移植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