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1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1.3 成果特色 | 第10-11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案 | 第11-17页 |
2.1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2.2 整体方案 | 第12-14页 |
2.2.1 探测器 | 第12-13页 |
2.2.2 多道能谱采集卡 | 第13-14页 |
2.3 接口标准的选择 | 第14-15页 |
2.4 电源解决方案 | 第15-17页 |
第三章 DSP技术 | 第17-28页 |
3.1 DSP技术概述 | 第17-18页 |
3.2 功能强大的DSP主芯片——TMS320F206 | 第18-22页 |
3.2.1 TMS320C2xx系列DSP Core的内部结构 | 第19-20页 |
3.2.2 丰富的外设资源 | 第20页 |
3.2.3 独特的内存管理 | 第20-22页 |
3.3 在系统可编程(ISP)和扫描仿真技术 | 第22-23页 |
3.3.1 JTAG标准和ISP技术 | 第22-23页 |
3.3.2 JTAG接口硬件连接 | 第23页 |
3.4 DSP集成开发环境CCS介绍 | 第23-28页 |
3.4.1 集成开发环境CCS(Code Composer Studio) | 第23-26页 |
3.4.2 F206软件开发流程 | 第26-28页 |
第四章 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 | 第28-43页 |
4.1 历史发展 | 第28-29页 |
4.2 脉冲峰值甄别电路和控制电路 | 第29-32页 |
4.2.1 甄别电路和控制电路 | 第29-30页 |
4.2.2 PSPICE通用仿真软件设计研究 | 第30-31页 |
4.2.3 PSPICE仿真结果 | 第31-32页 |
4.3 信号调理 | 第32-33页 |
4.4 模数转换电路 | 第33-39页 |
4.4.1 A/D转换器概述 | 第33-35页 |
4.4.2 A/D转换电路设计 | 第35-38页 |
4.4.3 A/D转换程序设计 | 第38-39页 |
4.5 定时电路和死时间问题 | 第39-42页 |
4.6 扩展双通道输入 | 第42-43页 |
第五章 DSP微处理器系统设计 | 第43-51页 |
5.1 多道缓冲存储器 | 第43-45页 |
5.2 电源管理IC | 第45页 |
5.3 复位电路 | 第45-46页 |
5.4 串口通讯 | 第46-51页 |
5.4.1 RS232串口通讯标准 | 第46-47页 |
5.4.2 静电放电(ESD) | 第47页 |
5.4.3 RS232收发芯片MAX232E | 第47-48页 |
5.4.4 DSP、MAX232E和PC机的硬件连接 | 第48页 |
5.4.5 波特率设置 | 第48-49页 |
5.4.6 DSP串口中断服务程序 | 第49-51页 |
第六章 免维护电源系统 | 第51-55页 |
6.1 供电电路的综合考虑 | 第51-52页 |
6.1.1 电源IC分类 | 第51页 |
6.1.2 降压供电方案比较 | 第51-52页 |
6.2 具体电源供电方案 | 第52页 |
6.3 方案实现 | 第52-55页 |
6.3.1 开关稳压器MAX726 | 第52-53页 |
6.3.2 低压差稳压器LM2940 | 第53页 |
6.3.3 电源电路 | 第53页 |
6.3.4 电源电路的转换效率 | 第53页 |
6.3.5 电压监控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后记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