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8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3页 |
·管涌的研究现状 | 第13-23页 |
·管涌分析模型 | 第13-15页 |
·管涌理论模型的研究进展 | 第15-21页 |
·管涌试验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管涌的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WebGIS 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 第23-25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5-28页 |
第2章 堤基管涌机理分析 | 第28-36页 |
·管涌的形成与发展 | 第28-29页 |
·堤基管涌影响因素分析 | 第29-34页 |
·堤基土层参数对管涌的影响 | 第29-31页 |
·堤基地层结构对管涌的影响 | 第31-32页 |
·水力条件对管涌的影响 | 第32页 |
·管涌出口对管涌发展的影响 | 第32-33页 |
·管涌影响因素的关系 | 第33-34页 |
·小结 | 第34-36页 |
第3章 黄河堤防管涌发展机理试验研究 | 第36-46页 |
·室内土工试验 | 第36-39页 |
·试验内容 | 第36页 |
·物理力学性质 | 第36-39页 |
·管涌发展过程现场监测 | 第39-43页 |
·管涌通道内平均流速观测 | 第39-40页 |
·管涌发展过程观测 | 第40-43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管涌形成发展的四个阶段 | 第43-44页 |
·管涌通道形状及其形成机理 | 第44页 |
·影响管涌通道发展速度的因素 | 第44页 |
·通道内流速、压力分布 | 第44页 |
·影响通道内平均流速变化的因素 | 第44-45页 |
·影响管涌通道进口吸力大小的因素 | 第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基于多相耦合渗流侵蚀理论的管涌研究 | 第46-84页 |
·管涌有限元分析基本理论 | 第46-49页 |
·达西定律的孔隙水压力表示 | 第46-47页 |
·渗流的连续性方程 | 第47页 |
·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 | 第47-48页 |
·基本微分方程的定解条件 | 第48-49页 |
·管涌多相耦合机制 | 第49-50页 |
·模型条件假定 | 第50-51页 |
·管涌多相耦合数学模型 | 第51-56页 |
·基本定义 | 第51-52页 |
·多相管涌模型控制方程 | 第52-56页 |
·基于有限元方法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56-82页 |
·Comsol Multiphysics PDE 建模基础 | 第56-57页 |
·算例1-井口出砂问题模拟 | 第57-66页 |
·算例2-二维管涌通道模拟 | 第66-73页 |
·算例3-防渗墙管涌模拟 | 第73-82页 |
·小结 | 第82-84页 |
第5章 堤防安全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84-100页 |
·概述 | 第84页 |
·系统开发技术路线 | 第84-85页 |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第85-86页 |
·数据库设计 | 第86-93页 |
·设计依据 | 第86-87页 |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 第87-88页 |
·空间数据库组织设计 | 第88-89页 |
·堤防工程各类灾害表结构 | 第89-93页 |
·系统功能开发 | 第93-98页 |
·堤防管涌空间数据浏览与查询模块 | 第93-94页 |
·堤防管涌数据管理模块 | 第94-97页 |
·管涌预警预报模块 | 第97-98页 |
·小结 | 第98-100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00-102页 |
·结论 | 第100-101页 |
·建议 | 第101-102页 |
致谢 | 第102-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