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钛酸钡性质及用途 | 第10-11页 |
1.2 钛酸钡制备方法概述 | 第11-14页 |
1.2.1 钛酸钡传统制备方法 | 第11-12页 |
1.2.2 钛酸钡其它制备方法 | 第12-14页 |
1.2.2.1 喷雾热分解法 | 第12-13页 |
1.2.2.2 超重力反应沉淀法 | 第13页 |
1.2.2.3 传统固相法与新趋势 | 第13-14页 |
1.3 钛酸钡生产情况概述 | 第14-15页 |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6 参考文献 | 第17-20页 |
第2章 中间体超细碳酸钡的制备与表征 | 第20-38页 |
2.1 碳酸钡介绍 | 第20-21页 |
2.2 中间体超细碳酸钡生产流程图 | 第21页 |
2.3 原料与主要设备 | 第21-25页 |
2.3.1 氯化钡提纯 | 第22-24页 |
2.3.2 碳酸氢铵预处理 | 第24-25页 |
2.3.3 自制A溶液、自制A试剂介绍 | 第25页 |
2.4 超细碳酸钡粉体的生产 | 第25-35页 |
2.4.1 超细碳酸钡的合成 | 第25-33页 |
2.4.1.1 自制A溶液与碳酸钡粒径、收率的关系 | 第25-27页 |
2.4.1.2 不同加入方式对碳酸钡性能的影响 | 第27-28页 |
2.4.1.3 不同合成温度对碳酸钡性能的影响 | 第28-29页 |
2.4.1.4 不同保温时间对碳酸钡性能的影响 | 第29页 |
2.4.1.5 自制A试剂与碳酸钡粒径、收率的关系 | 第29-31页 |
2.4.1.6 原料浓度与碳酸钡比表面积的关系 | 第31-33页 |
2.4.2 超细碳酸钡的分散 | 第33页 |
2.4.3 超细碳酸钡的洗涤 | 第33-34页 |
2.4.3.1 洗涤水温度对Cl洗涤结果的影响 | 第34页 |
2.4.3.2 纯水品质对洗涤时间的影响 | 第34页 |
2.4.4 超细碳酸钡的干燥 | 第34-35页 |
2.5 超细碳酸钡的工艺小结 | 第35-37页 |
2.6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
第3章 中间体超细二氧化钛的制备与表征 | 第38-62页 |
3.1 二氧化钛介绍 | 第38-40页 |
3.2 中间体超细二氧化钛生产流程图 | 第40页 |
3.3 原料与主要设备 | 第40-41页 |
3.3.1 四氯化钛介绍及除杂 | 第41页 |
3.3.2 自制B试剂介绍 | 第41页 |
3.4 超细二氧化钛粉体的生产 | 第41-58页 |
3.4.1 四氯化钛的水解 | 第41-46页 |
3.4.1.1 钛的羟基氯化物的生成 | 第44页 |
3.4.1.2 羟基络合物的生成 | 第44-45页 |
3.4.1.3 多核羟基络合物的生成 | 第45页 |
3.4.1.4 四氯化钛水解小结 | 第45-46页 |
3.4.2 自制B试剂的溶解与沉淀作用 | 第46页 |
3.4.3 超细二氧化钛的反应 | 第46-48页 |
3.4.3.1 钛-氧阴离子络合物的生成 | 第47页 |
3.4.3.2 水合二氧化钛的生成 | 第47-48页 |
3.4.4 超细二氧化钛的洗涤、分离 | 第48-51页 |
3.4.5 超细二氧化钛的煅烧 | 第51-56页 |
3.4.6 超细二氧化钛的环保处理 | 第56-58页 |
3.5 超细二氧化钛的工艺小结 | 第58-60页 |
3.6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第4章 超细钛酸钡的制备与表征 | 第62-79页 |
4.1 超细钛酸钡生产流程图 | 第62页 |
4.2 原料与主要设备 | 第62-63页 |
4.3 超细钛酸钡粉体的生产 | 第63-78页 |
4.3.1 球磨混合 | 第63-65页 |
4.3.2 干燥、粉碎 | 第65页 |
4.3.3 煅烧 | 第65-71页 |
4.3.3.1 煅烧产物粒径与原料粒径的关系 | 第66-69页 |
4.3.3.2 煅烧产物形貌与CO_2浓度的关系 | 第69-70页 |
4.3.3.3 煅烧产物与原料比的关系 | 第70-71页 |
4.3.4 二次球磨及砂磨 | 第71-72页 |
4.3.5 喷雾干燥、过筛 | 第72页 |
4.3.6 钛酸钡生产中的除铁 | 第72-73页 |
4.3.7 超细钛酸钡成品与日本同类产品比较 | 第73-78页 |
4.4 参考文献 | 第78-79页 |
第5章 总结及不足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附件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