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混凝土结构损伤的定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混凝土结构损伤的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1.3.1 国外混凝土结构损伤的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1.3.2 国内混凝土结构损伤的研究概况 | 第12页 |
1.4 地下混凝土结构损伤及其耐久性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第2章 建筑基础混凝土结构损伤原因与机理 | 第15-27页 |
2.1 人为因素对基础混凝土结构的损伤原因 | 第15-16页 |
2.1.1 设计方面的原因 | 第15页 |
2.1.2 施工方面的原因 | 第15-16页 |
2.2 环境对基础混凝土结构损伤的作用机理 | 第16-24页 |
2.2.1 基础中钢筋的锈蚀损伤机理 | 第16-18页 |
2.2.2 基础混凝土的碳化损伤机理 | 第18-19页 |
2.2.3 基础混凝土结构的开裂损伤 | 第19-20页 |
2.2.4 碱—集料反应对基础混凝土结构造成的损伤 | 第20-22页 |
2.2.5 冻融循环对基础混凝土造成的损伤 | 第22-23页 |
2.2.6 硫酸根离子侵蚀对基础混凝土带来的损伤 | 第23-24页 |
2.3 基础混凝土结构损伤劣化过程分析 | 第24-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3章 建筑基础环境腐蚀性因素检测 | 第27-31页 |
3.1 建筑基础环境类型划分 | 第27-28页 |
3.1.1 场地类型的划分 | 第27页 |
3.1.2 场地冰冻区划分 | 第27-28页 |
3.2 邯郸宏观环境概况 | 第28-29页 |
3.2.1 地下水化学成分特征 | 第28-29页 |
3.2.2 场地土化学成分特征 | 第29页 |
3.3 某配电厂房基础环境主要介质检测 | 第29-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混凝土构件损伤检测分析与评定 | 第31-41页 |
4.1 混凝土结构损伤检测与评价的基本方法 | 第31-34页 |
4.2 某配电厂房基础混凝土结构的检测分析与评定 | 第34-40页 |
4.2.1 检测方案 | 第35页 |
4.2.2 混凝土构件的开裂损伤检测与分析 | 第35-36页 |
4.2.3 混凝土强度的检测与评定 | 第36-38页 |
4.2.4 钢筋的锈蚀损伤状况检测与评定 | 第38-4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建筑基础混凝土结构的加固设计 | 第41-55页 |
5.1 建筑物基础结构加固的基本原则 | 第41-42页 |
5.2 目前常用的加固技术 | 第42-45页 |
5.3 某配电厂房基础混凝土结构的加固设计 | 第45-53页 |
5.3.1 验算依据 | 第46页 |
5.3.2 耐久性加固设计方案 | 第46-51页 |
5.3.3 加固结构验算 | 第51-53页 |
5.3.4 施工注意事项 | 第5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