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醉驾案件适用的法律渊源 | 第12-13页 |
(一)醉驾案件适用的法律法规 | 第12页 |
(二)醉驾行为的认定标准 | 第12-13页 |
二、醉驾案件中常见证据种类与取证方式 | 第13-18页 |
(一)醉驾案件常见证据种类 | 第13-15页 |
1.讯问笔录 | 第14页 |
2.证人证言 | 第14页 |
3.鉴定意见 | 第14页 |
4.辨认 | 第14-15页 |
5.视听资料 | 第15页 |
(二)醉驾嫌疑人体内酒精含量检测方法 | 第15-18页 |
1.呼气酒精含量测试 | 第15-16页 |
2.血液酒精含量检验 | 第16-17页 |
3.唾液酒精定性检测或者人体平衡试验 | 第17-18页 |
三、醉驾案件证据取证中存在问题 | 第18-24页 |
(一)执法人员业务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18页 |
(二)醉驾案件采取强制手段存在的问题 | 第18-20页 |
1.对拟检查驾驶人的车辆能否强制截停 | 第19页 |
2.对拒绝配合的犯罪嫌疑人能否强制打开车门 | 第19-20页 |
(三)醉驾案件取证时限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四)驾驶员故意制造取证障碍的几种特殊情况 | 第21-24页 |
1.顶包 | 第21-22页 |
2.逃逸 | 第22-23页 |
3.临检前饮酒 | 第23页 |
4.临检前反锁车门 | 第23-24页 |
四、醉驾案件证据的认定与运用存在的问题 | 第24-26页 |
(一)缺乏血液酒精含量测试结果时可否依据呼气酒精测试结果定罪 | 第24-25页 |
(二)缺乏呼气、血液酒精测试结果时可否依据其他证据定罪 | 第25-26页 |
五、对醉驾案件侦查取证及相关证据法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 第26-34页 |
(一)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监督 | 第26-27页 |
(二)赋予强制取证手段合法性 | 第27-29页 |
(三)多措并举提高取证固证效率 | 第29页 |
(四)故意制造取证障碍情形的处置方式 | 第29-30页 |
(五)建立醉驾案件证据认定及运用规则 | 第30-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