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5-16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6-27页 |
1.1 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现状研究 | 第16-22页 |
1.1.1 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分期简述 | 第17-18页 |
1.1.2 手术治疗 | 第18-19页 |
1.1.3 化学治疗 | 第19-20页 |
1.1.4 放射治疗 | 第20-21页 |
1.1.5 中西医联合治疗神经母细胞瘤概况 | 第21-22页 |
1.2 神经母细胞瘤的生活量表概况 | 第22-24页 |
1.2.1 常用癌症生活质量量表 | 第22-23页 |
1.2.2 EORTC QLQ-C30量表简介 | 第23-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7页 |
第二章 理论探讨及前期临床观察 | 第27-49页 |
2.1 气一元论概述 | 第27-35页 |
2.1.1 中医的思维模式——“容” | 第27页 |
2.1.2 “气一元论”学说 | 第27-28页 |
2.1.3 “气一元论”学说的理论形成 | 第28-30页 |
2.1.4 “气一元论”学说的理论框架 | 第30-35页 |
2.2 “气一元论”学说认识小儿神经母细胞瘤 | 第35-38页 |
2.2.1 病因病机 | 第35-37页 |
2.2.2 开阖枢、标本中对神经母细胞瘤的指导分析 | 第37-38页 |
2.2.3 神经母细胞瘤的治则 | 第38页 |
2.3 “气一元论”学说中神经母细胞瘤常见病机及病例举隅 | 第38-48页 |
2.3.1 先天禀赋元阳不足,冰伏三阴 | 第38-40页 |
2.3.2 厥阴融寒温于一炉 | 第40-41页 |
2.3.3 阴不恋阳,火热外燔 | 第41页 |
2.3.4 阳明伏热 | 第41-45页 |
2.3.5 萌芽升发不力 | 第45-46页 |
2.3.6 中气不足,运化失司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
第三章 临床研究 | 第49-55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49页 |
3.2 研究意义 | 第49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49页 |
3.4 病例选择 | 第49-50页 |
3.4.1 研究对象 | 第49-50页 |
3.4.2 纳入标准 | 第50页 |
2.4.3 排除标准 | 第50页 |
2.4.4 脱落及处理 | 第50页 |
3.5 治疗方案 | 第50-52页 |
3.6 观察指标 | 第52页 |
3.7 量表计算方法 | 第52-54页 |
3.7.1 EORTC QLQ-C30量表 | 第52-53页 |
3.7.2 临床症状积分量表 | 第53-54页 |
3.8 统计方法 | 第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5页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第55-58页 |
4.1 病例的一般资料 | 第55页 |
4.2 各量表治疗前后的比较 | 第55-58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58-62页 |
5.1 研究结果分析讨论 | 第58-60页 |
5.1.1 EORTC QLQ-C30部分 | 第58-59页 |
5.1.2 临床症状积分部分 | 第59-60页 |
5.2 本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60页 |
5.3 展望 | 第60-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附录 | 第63-67页 |
附录1 | 第63页 |
附录2 | 第63-64页 |
附录3 | 第64页 |
附录4 | 第64-66页 |
附录5 | 第66-67页 |
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