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数据中心的发展背景 | 第9页 |
1.1.2 网络保护恢复的意义 | 第9-11页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数据中心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数据中心光网络保护恢复技术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1.3.1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1.3.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数据中心及光网络保护恢复技术概述 | 第15-27页 |
2.1 数据中心简介 | 第15-18页 |
2.1.1 数据中心的分类 | 第15-17页 |
2.1.2 数据中心的规划和等级 | 第17-18页 |
2.2 数据中心光网络概述 | 第18-20页 |
2.2.1 光通信技术介绍 | 第18-19页 |
2.2.2 数据中心网络的光传输 | 第19-20页 |
2.3 光网络保护恢复技术概述 | 第20-26页 |
2.3.1 故障恢复过程介绍 | 第20-21页 |
2.3.2 光网络保护恢复技术策略 | 第21-23页 |
2.3.3 各种网络保护恢复技术 | 第23-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数据中心光网络保护算法的研究 | 第27-41页 |
3.1 光网络的保护技术详解 | 第27-32页 |
3.1.1 专用保护和共享保护 | 第27-29页 |
3.1.2 链路保护、通道保护和多线段保护 | 第29-32页 |
3.2 基于数据中心光网络多播传输的单节点故障保护算法 | 第32-36页 |
3.2.1 问题描述 | 第32页 |
3.2.2 主要思想 | 第32-33页 |
3.2.3 符号定义 | 第33-34页 |
3.2.4 实现步骤 | 第34-36页 |
3.3 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36-40页 |
3.3.1 仿真环境 | 第36页 |
3.3.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36-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数据中心光网络恢复算法的研究 | 第41-54页 |
4.1 算法的提出 | 第41-43页 |
4.1.1 问题描述 | 第41页 |
4.1.2 网络拓扑中非循环跳数(AHC)分析 | 第41-43页 |
4.2 大规模灾害下数据中心光网络的恢复问题描述 | 第43-44页 |
4.3 算法具体描述 | 第44-47页 |
4.3.1 符号定义 | 第44-45页 |
4.3.2 设计思想 | 第45-46页 |
4.3.3 实现步骤 | 第46-47页 |
4.4 仿真及其结果分析 | 第47-52页 |
4.4.1 仿真环境 | 第48页 |
4.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8-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未完) | 第54-56页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54-55页 |
5.2 问题和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缩略词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