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8-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理论依据 | 第10-11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5 关键词及其定义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14-25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4页 |
2.2 样本量与分组 | 第14-15页 |
2.3 评价指标与工具 | 第15-16页 |
2.4 干预方法 | 第16-17页 |
2.5 干预的实施 | 第17-22页 |
2.6 质量控制 | 第22-23页 |
2.7 统计学方法 | 第23-24页 |
2.8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结果 | 第25-40页 |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的对比结果 | 第25页 |
3.2 干预组与对照组的焦虑情况比较 | 第25-30页 |
3.3 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应对方式情况比较 | 第30-34页 |
3.4 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孤独情况比较 | 第34-37页 |
3.5 干预组与对照组的自尊情况比较 | 第37-40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0-45页 |
4.1 认知行为团体咨询对老年高血压被试焦虑的影响 | 第40-41页 |
4.2 认知行为团体咨询对老年高血压被试应对方式的影响 | 第41-42页 |
4.3 认知行为团体咨询对老年高血压被试孤独的影响 | 第42页 |
4.4 认知行为团体咨询对老年高血压被试自尊的影响 | 第42-43页 |
4.5 认知行为团体咨询干预效果的产生机制 | 第43-44页 |
4.6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 第44-4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综述 | 第50-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附录一 | 第59-60页 |
附录二 | 第60-61页 |
附录三 | 第61-69页 |
作者简介 | 第69-70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