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绪论 | 第6-10页 |
| 研究背景 | 第6-8页 |
| 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 一 超现实主义现代变异的背景 | 第10-15页 |
| (一)外部动因 | 第10-12页 |
| (二)内部动因 | 第12-15页 |
| 二 超现实主义现代变异的现象——以美国超现实主义诗歌为例 | 第15-28页 |
| (一)新超现实主义 | 第16-19页 |
| (二)超现实主义的变体 | 第19-28页 |
| 三 超现实主义现代变异的美学特征 | 第28-40页 |
| (一)诗意现实的精确化 | 第28-31页 |
| (二)诗意想象的智性化 | 第31-35页 |
| (三)诗意思维的全息化 | 第35-40页 |
| 四 超现实主义现代变异对新诗学的营构价值 | 第40-46页 |
| (一)现代诗学的困境 | 第40-41页 |
| (二)超现实主义和新诗学 | 第41-46页 |
| 五 超现实主义现代变异的中国化想象 | 第46-52页 |
| (一)超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合理性 | 第46-48页 |
| (二)中国超现实主义诗歌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 第48-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 在校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