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缩略词表 | 第6-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4页 |
前言 | 第15-16页 |
理论研究部分 | 第16-22页 |
1 肝纤维化络病的病机要点是毒损肝络、络虚邪留 | 第16-18页 |
2 肝纤维化络病的证候要点是气郁血瘀 | 第18-19页 |
3 中医通络法抗肝纤维化注重虚实结合、气血同调 | 第19-20页 |
4 大黄(?)虫丸加味是经典与经验的配方 | 第20-21页 |
5 MMPs/TIMPs代谢紊乱是肝纤维化气郁血瘀形成的关键 | 第21-22页 |
实验研究部分 | 第22-36页 |
1 伦理审查 | 第22页 |
2 实验材料 | 第22-24页 |
2.1 实验动物 | 第22页 |
2.2 实验用药 | 第22-23页 |
2.3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3-24页 |
3 实验方法 | 第24-28页 |
3.1 动物模型的制备与分组 | 第24页 |
3.2 给药剂量与方法 | 第24-25页 |
3.3 标本的采集 | 第25页 |
3.4 观测指标与测定方法 | 第25-27页 |
3.5 统计学方法 | 第27-28页 |
4 实验结果 | 第28-32页 |
4.1 大鼠的一般情况 | 第28页 |
4.2 大鼠肝脾指数 | 第28-29页 |
4.3 大鼠肝脏病理 | 第29页 |
4.4 大鼠血清肝功能 | 第29-30页 |
4.5 大鼠血清肝纤四项 | 第30-31页 |
4.6 大鼠肝组织MMP-1/TIMP-1蛋白表达 | 第31页 |
4.7 大鼠肝组织MMP-1/TIMP-1的mRNA表达 | 第31-32页 |
5 讨论 | 第32-34页 |
5.1 大黄(?)虫丸加味有效减少IHF大鼠肝脏ECM沉积 | 第32-33页 |
5.2 大黄(?)虫丸加味益气活血通络机制的分子表达 | 第33页 |
5.3 抗肝纤维化的治疗根本在通 | 第33-34页 |
5.4 基于络病理论的抗肝纤维化增效探索 | 第34页 |
6 小结与展望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1页 |
课题的相关研究 | 第41-51页 |
文献综述一 | 第41-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
文献综述二 | 第47-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
导师学术经验概要 | 第51-57页 |
附图 | 第57-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个人简历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