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绘画技法论文--各种画技法:按用途分论文--年画论文

清代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图式研究

中文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符号说明第12-13页
绪论第13-17页
    1. 研究现状第13-14页
    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3. 研究重点和难点第15页
    4.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5-16页
    5. 研究内容和文章结构第16-17页
第一章 木版年画及图式第17-21页
    1.1 图式概念第17-18页
    1.2 木版年画与图式第18-19页
    1.3 木版年画图式与民间经验第19-20页
    1.4 木版年画与图式原型第20-21页
第二章 清代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图式原型第21-26页
    2.1 清代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起源第21-22页
    2.2 明代杨氏迁入后的木版年画第22-23页
    2.3 清代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图式原型第23-26页
第三章 清代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图式内容第26-30页
    3.1 人物图式类型第26-27页
    3.2 动植物图式类型第27-28页
    3.3 自然风景图式类型第28-30页
    3.4 神鬼图式类型第30页
第四章 清代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图式形式第30-38页
    4.1 对称形式第30-33页
        4.1.1 垂直对称第31-32页
        4.1.2 水平对称第32-33页
    4.2 均衡形式第33-38页
        4.2.1 布局均衡第33-35页
        4.2.2 造型均衡第35-36页
        4.2.3 色彩均衡第36-38页
第五章 清代杨家埠木版年画图式程式第38-52页
    5.1 张贴程式第38-41页
        5.1.1 门画的张贴程式第38-39页
        5.1.2 炕画的张贴程式第39页
        5.1.3 中堂的张贴程式第39页
        5.1.4 窗画的张贴程式第39-41页
    5.2 构图程式第41-44页
        5.2.1 空间构图程式第41-43页
        5.2.2 图文布局程式第43-44页
    5.3 色彩程式第44-48页
        5.3.1 色彩平面程式第45页
        5.3.2 原色应用程式第45-47页
        5.3.3 设色定型程式第47-48页
    5.4 造型程式第48-52页
        5.4.1 造型夸张程式第48-51页
        5.4.2 造型变形程式第51-52页
第六章 清代杨家埠木版年画图式复制与继承第52-55页
    6.1 清代杨家埠木版年画图式的稳定性第52-53页
    6.2 清代杨家埠木版年画图式的复制性第53页
    6.3 清代杨家埠木版年画图式的继承第53-55页
结语第55-57页
附录: 图片来源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致谢第63-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作品第65-67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草畜平衡的荒漠草原可持续利用模式研究
下一篇:民族地区环境税收问题研究:效应评价、政策模拟与实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