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1页 |
Abstract | 第11-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6页 |
1.1 引言 | 第16页 |
1.2 分子印迹基本原理 | 第16-17页 |
1.3 分子印迹的基本要素 | 第17-18页 |
1.4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 第18-24页 |
1.4.1 自由基聚合 | 第18-19页 |
1.4.2 溶胶-凝胶法 | 第19页 |
1.4.3 表面印迹 | 第19-24页 |
1.5 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 | 第24-34页 |
1.5.1 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的分类 | 第24页 |
1.5.2 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的设计原理 | 第24-26页 |
1.5.3 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的应用 | 第26-34页 |
1.6 本文选题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34-36页 |
第二章 中空二氧化硅核-壳印迹微球的制备及其对雌二醇的识别分析 | 第36-48页 |
2.1 引言 | 第36-37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7-39页 |
2.2.1 试剂与材料 | 第37页 |
2.2.2 聚苯乙烯微球(PS)的制备 | 第37页 |
2.2.3 乙烯基功能化的中空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 | 第37-38页 |
2.2.4 中空核-壳印迹聚合物的制备(H-MIPs) | 第38页 |
2.2.5 中空核-壳印迹聚合物的表征 | 第38-39页 |
2.2.6 雌二醇中空核-壳印迹聚合物在浓缩富集实际样品中的应用 | 第39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9-47页 |
2.3.1 中空核-壳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 第39-40页 |
2.3.2 中空核-壳印迹聚合物的表征 | 第40-43页 |
2.3.3 中空核-壳印迹聚合物吸附性能 | 第43-46页 |
2.3.4 中空核-壳印迹聚合物的实际应用 | 第46-4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 二氧化硅包埋量子点的核-壳印迹微球的制备及其对 2,4-二氯苯氧乙酸(2,4-D)的增强型比率荧光检测 | 第48-60页 |
3.1 引言 | 第48-4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9-51页 |
3.2.1 试剂与材料 | 第49页 |
3.2.2 CdTe量子点的合成 | 第49-50页 |
3.2.3 QD@SiO_2的制备 | 第50页 |
3.2.4 APTES-NBD偶联物的合成 | 第50页 |
3.2.5 比率荧光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QD@SiO_2@NBD@MIPs) | 第50页 |
3.2.6 比率荧光分子印迹聚合物(QD@SiO_2@NBD@MIPs)的表征 | 第50页 |
3.2.7 QD@SiO_2@NBD@MIPs在实际水样中的应用 | 第50-5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1-58页 |
3.3.1 QD@SiO_2@NBD@MIPs的构建和可能的检测原理 | 第51-52页 |
3.3.2 QD@SiO_2@NBD@MIPs的表征 | 第52-54页 |
3.3.3 QD@SiO_2@NBD@MIPs的荧光性能考察 | 第54-55页 |
3.3.4 比率QD@SiO_2@NBD@MIPs对 2,4-D分析检测 | 第55-58页 |
3.3.5 比率QD@SiO_2@NBD@MIPs的应用 | 第5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四章 二氧化硅为核的核-壳印迹微球的制备及其对藻蓝蛋白的猝灭型比率荧光检测 | 第60-73页 |
4.1 引言 | 第60-61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1-62页 |
4.2.1 试剂与材料 | 第61页 |
4.2.2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61页 |
4.2.3 印迹聚合物的制备(SiO_2@NBD@MIPs) | 第61-62页 |
4.2.4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表征 | 第62页 |
4.2.5 藻蓝蛋白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实际水样中的应用 | 第6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2-72页 |
4.3.1 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和可能的检测机理 | 第62-63页 |
4.3.2 印迹聚合物的表征 | 第63-66页 |
4.3.3 SiO_2@NBD@MIPs的荧光性能考察 | 第66-68页 |
4.3.4 SiO_2@NBD@MIPs对藻蓝蛋白分析检测 | 第68-71页 |
4.3.5 藻蓝蛋白印迹聚合物在实际水样中的应用 | 第71-7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量子点为核的核-壳印迹纳米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对蛋白质的荧光检测 | 第73-87页 |
5.1 引言 | 第73-74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74-75页 |
5.2.1 试剂与材料 | 第74页 |
5.2.2 功能化的CdTe量子点的制备 | 第74-75页 |
5.2.3 藻蓝蛋白荧光纳米聚合物的制备(PC MIPs) | 第75页 |
5.2.4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表征 | 第75页 |
5.2.5 印迹聚合物的实际应用 | 第75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75-86页 |
5.3.1 基于量子点的藻蓝蛋白纳米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 第75-76页 |
5.3.2 印迹聚合物的表征 | 第76-79页 |
5.3.3 印迹聚合物对蛋白分析检测 | 第79-84页 |
5.3.4 藻蓝蛋白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实际水样中的应用 | 第84-85页 |
5.3.5 与其它方法的比较 | 第85-86页 |
5.4 小结 | 第86-87页 |
第六章 量子点为核的核-壳印迹纳米传感器的构建及其用于对硝基苯酚(4-NP)的荧光检测 | 第87-99页 |
6.1 引言 | 第87-88页 |
6.2 实验部分 | 第88-89页 |
6.2.1 试剂与材料 | 第88页 |
6.2.2 QD@MIPs印迹微球的制备 | 第88页 |
6.2.3 QD@MIPs印迹微球的表征 | 第88页 |
6.2.4 QD@MIPs印迹微球在实际水样中的应用 | 第88-89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89-98页 |
6.3.1 QD@MIPs的制备过程和可能的检测机理 | 第89-90页 |
6.3.2 QD@MIPs印迹微球的表征 | 第90-92页 |
6.3.3 QD@MIPs印迹微球的荧光性能考察 | 第92-94页 |
6.3.4 QD@MIPs印迹微球对 4-NP分析检测 | 第94-97页 |
6.3.5 QD@MIPs的实际应用 | 第97-98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99-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1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18-120页 |
致谢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