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烟气主要污染物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烟气脱硫技术 | 第12页 |
·烟气脱硝技术 | 第12页 |
·烟气脱汞技术 | 第12-13页 |
·新型脱汞及多种污染物联合脱除技术 | 第13-14页 |
·等离子体烟气污染物控制技术 | 第14-17页 |
·等离子体概念及基本特征 | 第14-15页 |
·等离子体分类 | 第15-16页 |
·等离子体烟气污染物控制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 第16-17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数值模拟研究方法及理论分析 | 第19-28页 |
·CHEMKIN系列软件包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 第19-23页 |
·软件的结构 | 第19页 |
·CHEMKIN的求解过程 | 第19-20页 |
·化学反应计算模型 | 第20-22页 |
·敏感性分析 | 第22-23页 |
·CFD简介 | 第23-25页 |
·藕合CFD和详细化学动力学模拟的研究现状 | 第25-26页 |
·CFD与化学动力学耦合的实现 | 第26-27页 |
·课题方案设计 | 第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均相汞氧化的化学动力学耦合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 | 第28-38页 |
·燃煤烟气汞的来源及排放特性 | 第28-29页 |
·Hg~0形态转化动力学机理研究进展 | 第29-31页 |
·计算条件及研究方法 | 第31-37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31-32页 |
·氧化反应对Hg~0的敏感性分析 | 第32-33页 |
·影响因素分析 | 第33-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等离子体净化NO/SO_2/Hg的化学动力学耦合CFD模拟 | 第38-55页 |
·电晕放电原理 | 第38页 |
·电晕放电污染物脱除过程分析 | 第38-39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39-43页 |
·两阶段模型 | 第40页 |
·集成模型 | 第40-41页 |
·物理模型和计算网格划分 | 第41页 |
·数学模型 | 第41-42页 |
·化学方应模型 | 第42-43页 |
·边界条件 | 第43页 |
·计算模型 | 第43页 |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43-49页 |
·模型验证 | 第43-44页 |
·敏感性分析 | 第44-45页 |
·O_2浓度对NO脱除率影响 | 第45-47页 |
·温度NO脱除率影响 | 第47-48页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8-49页 |
·Hg~0/N_2/NO/O_2/H_2O/Cl_2/HCl/SO_2系统等离子体动力学研究 | 第49-55页 |
·反应机理及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 | 第49-51页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51-53页 |
·反应体系气氛对HgO、SO_2脱除率影响 | 第53-54页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54-55页 |
第五章 低温等离子体脱除NO/Hg~0实验研究 | 第55-63页 |
·引言 | 第55页 |
·低温等离子体净化体系的实验装置 | 第55-58页 |
·实验结果 | 第58-62页 |
·放电电压对NO/Hg~0净化效率的影响 | 第58-59页 |
·O_2 对等离子体作用下单质汞氧化的影响 | 第59-60页 |
·HCl对等离子体体系下单质汞的氧化的影响 | 第60-61页 |
·H_2O对等离子体系下单质汞氧化的影响 | 第61-62页 |
·低温等离子体净化体系脱除NO/Hg~0实验与模拟结果对比 | 第62页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62-6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6页 |
·论文总结 | 第63-64页 |
·课题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