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组合结构论文

方钢管钢骨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23页
    1.1 研究意义第11-13页
    1.2 研究现状第13-21页
        1.2.1 方钢管混凝土第13-18页
        1.2.2 钢骨混凝土第18-20页
        1.2.3 钢管钢骨混凝土第20-21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21-23页
第二章 方钢管钢骨混凝土轴压短柱力学性能研究第23-39页
    2.1 非线性全过程分析第23-27页
        2.1.1 本构关系第23-25页
        2.1.2 计算模型的建立第25-26页
        2.1.3 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第26-27页
    2.2 有限元法第27-35页
        2.2.1 计算方法第27-30页
        2.2.2 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第30-31页
        2.2.3 轴压工作机理第31-35页
    2.3 实用承载力计算公式第35-37页
    2.4 小结第37-39页
第三章 方钢管钢骨混凝土构件抗弯力学性能研究第39-57页
    3.1 极限承载力计算第39-46页
        3.1.1 基本假定第39页
        3.1.2 破坏模式第39-40页
        3.1.3 承载力计算第40-46页
        3.1.4 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第46页
    3.2 非线性全过程分析第46-50页
        3.2.1 计算原理与步骤第46-48页
        3.2.2 参数分析第48-49页
        3.2.3 典型的弯矩—曲率关系曲线第49-50页
    3.3 有限元法第50-54页
        3.3.1 计算方法第50-51页
        3.3.2 计算曲线与试验曲线对比第51-52页
        3.3.3 抗弯工作机理第52-54页
    3.4 实用承载力计算公式第54-55页
    3.5 小结第55-57页
第四章 方钢管钢骨混凝土柱单偏压力学性能研究第57-97页
    4.1 试验概况和试验方法第57-61页
        4.1.1 试验概况第57-58页
        4.1.2 试验方法第58-61页
    4.2 试验结果分析第61-71页
        4.2.1 破坏形态第61-62页
        4.2.2 荷载—挠度关系曲线第62-63页
        4.2.3 荷载—纵向应变第63-67页
        4.2.4 荷载—轴向应变第67-68页
        4.2.5 相对荷载—横向变形系数第68-69页
        4.2.6 跨中截面纵向应变分布第69-70页
        4.2.7 挠度变形沿高度分布第70-71页
        4.2.8 极限状态下钢骨轴向承载力第71页
    4.3 极限承载力计算第71-78页
        4.3.1 基本假定第71-72页
        4.3.2 破坏模式第72页
        4.3.3 单偏压短柱承载力计算第72-77页
        4.3.4 单偏压中长柱承载力计算第77页
        4.3.5 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第77-78页
    4.4 非线性全过程分析第78-86页
        4.4.1 加载路径Ⅱ第78-82页
        4.4.2 加载路径Ⅰ第82-86页
    4.5 有限元法第86-92页
        4.5.1 计算方法第86-88页
        4.5.2 计算曲线与试验曲线对比第88页
        4.5.3 单偏压工作机理第88-92页
    4.6 实用承载力计算公式第92-96页
        4.6.1 加载路径Ⅱ第93-95页
        4.6.2 加载路径Ⅰ第95-96页
    4.7 小结第96-97页
第五章 方钢管钢骨混凝土柱双偏压力学性能研究第97-129页
    5.1 试验概况和试验方法第97-101页
        5.1.1 试验概况第97-98页
        5.1.2 试验方法第98-101页
    5.2 试验结果分析第101-109页
        5.2.1 破坏形态第101-102页
        5.2.2 跨中截面纵向应变分布第102-103页
        5.2.3 挠曲线分布第103-104页
        5.2.4 试验参数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第104-105页
        5.2.5 荷载—纵向应变第105-108页
        5.2.6 相对荷载—横向变形系数第108-109页
    5.3 非线性全过程分析第109-114页
        5.3.1 计算原理与步骤第109-111页
        5.3.2 计算曲线与试验曲线对比第111-112页
        5.3.3 参数分析第112-114页
    5.4 有限元法第114-125页
        5.4.1 计算方法第115-116页
        5.4.2 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第116页
        5.4.3 双偏压工作机理第116-125页
    5.5 实用承载力计算公式第125-126页
    5.6 小结第126-129页
第六章 方钢管钢骨混凝土柱压弯剪力学性能研究第129-151页
    6.1 试验概况和试验方法第129-132页
        6.1.1 试验概况第129-130页
        6.1.2 试验方法第130-132页
    6.2 试验结果及其分析第132-137页
        6.2.1 破坏形态第132页
        6.2.2 荷载—跨中挠度关系曲线第132-134页
        6.2.3 荷载—纵向应变关系曲线第134-135页
        6.2.4 荷载—横向应变关系曲线第135-136页
        6.2.5 相对荷载—横向变形系数关系曲线第136-137页
    6.3 有限元法第137-147页
        6.3.1 受压弯剪时的力学性能第137-145页
        6.3.2 受横向剪力时的力学性能第145-147页
    6.4 实用承载力计算公式第147-149页
        6.4.1 抗剪第147-148页
        6.4.2 压弯剪第148-149页
    6.5 小结第149-151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51-155页
    7.1 结论第151-152页
    7.2 展望第152-155页
致谢第155-157页
发表论文情况第157页
参与科研情况第157-159页
参考文献第159-166页

论文共1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OpenCV的视觉跟踪平台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TD-LTE技术的手机通信质量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