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科学研究工作论文

面向高校协同创新的学科产业关联分析方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7-11页
图和附表清单第11-13页
1 绪论第13-23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3-16页
        1.1.1 选题背景第13-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0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8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8-20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20-23页
        1.3.1 基本思路第20-21页
        1.3.2 研究方法第21-22页
        1.3.3 创新之处第22-23页
2 高校协同创新研究概述第23-28页
    2.1 协同创新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第23-24页
    2.2 高校学科专业分类体系的引入第24-25页
        2.2.1 高校学科与专业设置的演变第24页
        2.2.2 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平台的构成第24-25页
        2.2.3 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平台的关联中介作用第25页
    2.3 高校协同创新学科产业关联分析方法第25-28页
        2.3.1 对比分析法第26页
        2.3.2 数据包络分析法第26页
        2.3.3 聚类分析法第26-28页
3 高校协同创新重点领域学科产业关联聚类分析第28-41页
    3.1 社会经济重大发展领域的调查范围第28页
    3.2 重点领域学科产业创新需求和能力指标的确定第28-29页
    3.3 重点领域学科聚类和需求能力象限的划分第29-32页
        3.3.1 聚类分析方法的选择第29-30页
        3.3.2 重点领域学科专业象限划分第30页
        3.3.3 学科专业创新能力调查与关联分析第30-32页
    3.4 河南省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学科产业关联分析第32-41页
        3.4.1 河南省政策性支持现状分析第32-33页
        3.4.2 工学学科需求能力象限分析第33-36页
        3.4.3 工学学科协同创新关联分析第36-41页
4 基于学科产业关联分析的高校协同创新信息咨询服务第41-46页
    4.1 政府信息咨询服务第41-42页
        4.1.1 政策信息咨询服务第41-42页
        4.1.2 管理信息咨询服务第42页
    4.2 高校信息咨询服务第42-44页
        4.2.1 人才培养信息咨询服务第43页
        4.2.2 文化教育咨询服务第43页
        4.2.3 信息资源咨询服务第43-44页
    4.3 企业院所信息咨询服务第44-46页
        4.3.1 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服务第44页
        4.3.2 专业技术咨询服务第44-45页
        4.3.3 发展战略咨询服务第45-46页
5 面向高校协同创新的学科产业关联分析服务系统设计第46-60页
    5.1 高校协同创新学科产业关联分析服务系统设计目标与特点第46-47页
        5.1.1 系统目标第46页
        5.1.2 系统特点第46-47页
    5.2 系统逻辑结构设计第47-48页
        5.2.1 浏览器第47-48页
        5.2.2 Web服务器第48页
        5.2.3 数据库或其它服务器第48页
    5.3 系统数据库设计第48-51页
        5.3.1 系统数据库第48-49页
        5.3.2 数据分析与设计第49-51页
    5.4 系统可视化设计第51-57页
        5.4.1 图表和气泡图的构建第51-56页
        5.4.2 柱状图信息可视化分析与设计第56-57页
    5.5 网络系统设计第57-60页
        5.5.1 系统基本任务第57页
        5.5.2 用户访问管理与信息服务流程第57-58页
        5.5.3 主要功能模块第58-60页
6 面向高校协同创新的学科产业关联分析方法实证研究第60-70页
    6.1 数据来源与说明第60-61页
    6.2 评价分析第61-67页
        6.2.1 工学学科需求能力象限分析第61-64页
        6.2.2 工学学科协同创新关联分析第64-67页
    6.3 发展策略分析第67-70页
7 总结与展望第70-72页
    7.1 总结第70页
    7.2 展望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致谢第75-76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南省民办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研究
下一篇:新生代农民工信息获取权利实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