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Internet路由级拓扑发现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网络拓扑发现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网络拓扑可视化布局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第15页
    1.4 论文的组织安排第15-17页
第二章 网络拓扑发现与可视化布局的研究第17-32页
    2.1 网络拓扑发现与可视化布局的概念第17-20页
        2.1.1 自治系统级拓扑与路由级拓扑的对比第17-18页
        2.1.2 网络拓扑发现的概念第18-19页
        2.1.3 网络拓扑可视化布局的概念第19-20页
    2.2 网络拓扑发现算法的分析第20-26页
        2.2.1 被动式拓扑发现方法第20-22页
        2.2.2 主动式拓扑发现方法第22-26页
    2.3 网络拓扑布局算法与分析第26-30页
        2.3.1 物理布局算法第26页
        2.3.2 逻辑布局算法第26-30页
    2.4 拓扑发现算法与拓扑布局算法的评价体系第30-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一种低冗余的网络拓扑发现方法第32-49页
    3.1 拓扑发现方法的分析第32-33页
    3.2 DoubleTree算法第33-37页
        3.2.1 DoubleTree算法的基本原理第34-36页
        3.2.2 DoubleTree算法分析第36-37页
    3.3 IpDT算法第37-44页
        3.3.1 探测规则的设计第37-39页
        3.3.2 初始跳数的选取第39-42页
        3.3.3 全局停止集的改进第42-44页
    3.4 IpDT算法的具体实现第44-46页
    3.5 实验及结果分析第46-48页
    3.6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基于节点度分层的Internet路由级拓扑布局算法第49-63页
    4.1 引言第49-50页
    4.2 FR算法第50-52页
    4.3 DHL算法第52-56页
        4.3.1 层次划分第52-54页
        4.3.2 层次内参数的选取第54-56页
    4.4 DHL算法的实现流程及时间复杂度分析第56-59页
        4.4.1 算法的实现流程第56-58页
        4.4.2 算法的复杂度分析第58-59页
    4.5 实验及结果分析第59-62页
        4.5.1 执行时间第59-60页
        4.5.2 边的交叉数第60-61页
        4.5.3 布局效果第61-62页
    4.6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五章 拓扑发现及可视化原型系统的设计第63-86页
    5.1 系统需求分析及开发环境介绍第63-64页
    5.2 系统总体设计第64-66页
    5.3 系统详细设计第66-79页
        5.3.1 拓扑发现模块的实现第66-75页
        5.3.2 数据转换及读取模块的实现第75-77页
        5.3.3 拓扑显示模块的实现第77-79页
    5.4 系统测试和结果分析第79-85页
        5.4.1 测试环境第79-80页
        5.4.2 功能测试第80-85页
        5.4.3 测试结果分析第85页
    5.5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6-88页
    6.1 论文工作总结第86-87页
    6.2 研究展望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2页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第92-93页
附录2 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93-94页
致谢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机器学习的异常流量检测
下一篇:上下文感知的组合服务替换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