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16页 |
| 1.1 研究现状及选题依据 | 第9-11页 |
| 1.2 论文的技术路线、工作阶段及工作量 | 第11-12页 |
| 1.3 主要研究方法及手段 | 第12-14页 |
| 1.4 主要成果 | 第14-16页 |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6-19页 |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第16-17页 |
| 2.2 区域地层和区域岩浆作用 | 第17-19页 |
| 第3章 赤城红旗营子杂岩中石榴石成分环带特征、成因及意义 | 第19-34页 |
| 3.1 退变榴辉岩中石榴石的矿物学特征 | 第20-24页 |
| 3.2 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中石榴石的矿物学特征 | 第24-30页 |
| 3.3 石榴石的成因及意义 | 第30-34页 |
| 3.3.1 退变榴辉岩中石榴石的成因及意义 | 第30-31页 |
| 3.3.2 黑云斜长片麻岩中石榴石形成的成因及意义 | 第31-34页 |
| 第4章 崇礼红旗营子杂岩中石榴石成分环带特征、成因及意义 | 第34-53页 |
| 4.1 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中石榴石矿物学特征 | 第35-44页 |
| 4.2 石榴斜长角闪岩中石榴石的矿物学特征 | 第44-49页 |
| 4.3 石榴石的成因及意义 | 第49-53页 |
| 4.3.1 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中石榴石的成因及意义 | 第49-51页 |
| 4.3.2 石榴斜长角闪岩中石榴石的成因及意义 | 第51-53页 |
| 第5章 赤城-崇礼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中石榴石的简要对比 | 第53-56页 |
| 结论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 图版Ⅰ说明 | 第61页 |
| 图版Ⅱ说明 | 第61-62页 |
| 图版Ⅰ | 第62-63页 |
| 图版Ⅱ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