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工勘测水工设计论文--地基基础及其加固论文

西藏街需水电站侵入岩高边坡危岩体危险度评价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9-11页
第1章 引言第11-22页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1-14页
        1.1.1 选题及研究意义第11-12页
        1.1.2 工程概况第12-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9页
        1.2.1 危岩体发育影响因素研究第14-15页
        1.2.2 危岩体危险性研究第15-19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9-22页
        1.3.1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3.2 技术路线第20-22页
第2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概况第22-31页
    2.1 地形地貌第22-23页
    2.2 岩性条件第23-24页
    2.3 地质构造第24-25页
    2.4 岩体结构第25-26页
    2.5 风化及卸荷第26-28页
    2.6 水文地质第28页
    2.7 地震第28-30页
    2.8 人类工程活动第30-31页
第3章 研究区危岩发育特征及危险性影响因素分析第31-52页
    3.1 研究区危岩发育分布特征第31-45页
        3.1.1 上坝址危岩发育分布特征第31-37页
        3.1.2 下坝址危岩发育分布特征第37-45页
    3.2 危岩体危险性影响因素分析第45-51页
        3.2.1 基本地质条件对危岩危险性影响第45-48页
        3.2.2 岩体结构对危岩危险性影响第48-51页
    3.3 小结第51-52页
第4章 危岩体危险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第52-59页
    4.1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第52页
    4.2 危险度评价指标选取第52-54页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54-57页
        4.3.1 指标集层次模型第54-55页
        4.3.2 指标分级第55-57页
    4.4 小结第57-59页
第5章 基于模糊数学的危岩体危险性评价第59-80页
    5.1 模糊综合评判法基本原理第59-60页
    5.2 危险性评价模型建立第60-79页
        5.2.1 影响因子隶属度分析第61-63页
        5.2.2 基于层次分析法指标权重确立第63-68页
        5.2.3 危险性综合模糊评价第68-76页
        5.2.4 评价效果分析第76-79页
    5.3 小结第79-80页
结论第80-82页
致谢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石英云母片岩各向异性特征及其对围岩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川东南寒武系中上统娄山关群白云岩储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