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宜居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3.3 国内外综述简析 | 第12-13页 |
1.4 研究思路、方法、内容 | 第13-16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3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中国宜居城市分析及其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第16-40页 |
2.1 中国宜居城市比选 | 第16-20页 |
2.1.1 中国宜居城市评选标准研究 | 第16-18页 |
2.1.2 中国宜居城市评价标准比较 | 第18-19页 |
2.1.3 中国宜居城市代表选取 | 第19-20页 |
2.2 宜居城市现状分析 | 第20-30页 |
2.2.1 经济现状分析 | 第20-22页 |
2.2.2 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 第22-25页 |
2.2.3 居民生活情况分析 | 第25-29页 |
2.2.4 中国宜居城市现状总结 | 第29-30页 |
2.3 中国宜居城市土地利用数量分析 | 第30-39页 |
2.3.1 土地利用数量规模分析 | 第30-31页 |
2.3.2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比例分析 | 第31-32页 |
2.3.3 宜居城市土地利用组合类型分析 | 第32-35页 |
2.3.4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分析 | 第35-36页 |
2.3.5 土地结构区位意义分析 | 第36-38页 |
2.3.6 宜居城市土地利用总体特点 | 第38-3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3章 宜居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体系构建 | 第40-48页 |
3.1 构建原则 | 第40页 |
3.1.1 系统性原则 | 第40页 |
3.1.2 科学性原则 | 第40页 |
3.1.3 可比可量原则 | 第40页 |
3.1.4 可操作性原则 | 第40页 |
3.2 土地利用效率评价方法 | 第40-43页 |
3.2.1 评价方法比选 | 第41页 |
3.2.2 DEA 方法简述 | 第41-43页 |
3.3 宜居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体系构建 | 第43-47页 |
3.3.1 生态效率指标 | 第43-44页 |
3.3.2 经济效率指标 | 第44-45页 |
3.3.3 居民生活效率指标 | 第45页 |
3.3.4 综合指标体系模型 | 第45-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中国宜居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48-71页 |
4.1 数据采集 | 第48-49页 |
4.2 宜居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49-65页 |
4.2.1 土地利用生态效率评价结果分析 | 第49-52页 |
4.2.2 土地利用经济效率评价结果分析 | 第52-54页 |
4.2.3 土地利用民生效率评价结果分析 | 第54-56页 |
4.2.4 宜居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率评价结果分析 | 第56-65页 |
4.3 政策建议 | 第65-70页 |
4.3.1 提高土地管理水平 | 第65-66页 |
4.3.2 健全土地利用技术支撑平台 | 第66-67页 |
4.3.3 健全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政策 | 第67-68页 |
4.3.4 宜居城市土地有效利用的三种模式 | 第68-7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