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安全保障义务 | 第10-20页 |
1.1 安全保障义务 | 第10-11页 |
1.1.1 概述 | 第10-11页 |
1.2 安全保障义务的理论基础 | 第11-16页 |
1.2.1 哲学理论依据 | 第11-12页 |
1.2.2 法理学理论依据 | 第12-14页 |
1.2.3 经济学理论依据 | 第14-16页 |
1.3 安全保障义务性质 | 第16-17页 |
1.4 我国安全保障义务的现有规定 | 第17-20页 |
第二章 网络商家 | 第20-24页 |
2.1 网络商家的定义 | 第20页 |
2.2 网络商家的主要特点 | 第20-22页 |
2.2.1 网络商家以互联网作为经营平台 | 第21页 |
2.2.2 网络商家的盈利性 | 第21-22页 |
2.3 我国网络商家保障义安全务规则现状 | 第22-24页 |
第三章 网络商家安全保障义务设置的必要性 | 第24-30页 |
3.1 网络侵权现象不少于物理空间 | 第24-25页 |
3.1.1 网络的虚拟性导致侵权来源不确定 | 第24页 |
3.1.2 网络的开放性为网络侵权行为提供了方便 | 第24-25页 |
3.1.3 网络的技术性使侵权手段更高科技化 | 第25页 |
3.2 安全保障义务可以适用于网络空间 | 第25-27页 |
3.2.1 实践证明安全保障义务可用于网络空间 | 第25-26页 |
3.2.2 场所延伸理论 | 第26-27页 |
3.3 与通信秘密和言论自由的关系 | 第27-28页 |
3.3.1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 | 第27页 |
3.3.2 言论自由权 | 第27-28页 |
3.4 网络商家安全保障义务有利于网络发展 | 第28-30页 |
3.4.1 法律是保护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 | 第28-29页 |
3.4.2 科技发展促进义务履行 | 第29页 |
3.4.3 网络商家的边际成本较小 | 第29-30页 |
第四章 网络商家安全保障义务机制的完善 | 第30-42页 |
4.1 网络商家安全保障义务的法律性质 | 第30-33页 |
4.1.1 义务法定化有利于保护网络用户权利 | 第30-31页 |
4.1.2 网络商家安全保障义务之合同法、侵权法分析 | 第31-33页 |
4.2 网络商家安全保障义务的范围 | 第33-35页 |
4.2.1 从网络用户人格权的角度 | 第34页 |
4.2.2 从网络用户财产权的角度 | 第34-35页 |
4.3 网络商家尽到安全保障义务认定标准 | 第35-37页 |
4.3.1 合理性标准 | 第35-36页 |
4.3.2 个案判断标准 | 第36-37页 |
4.4 网络商家安全保障义务的内容创制 | 第37-39页 |
4.4.1 硬件方面的安全保障义务 | 第37-38页 |
4.4.2 软件方面的安全保障义务 | 第38-39页 |
4.4.3 信息安全方面的安全保障义务 | 第39页 |
4.5 网络商家抗辩理由 | 第39-42页 |
4.5.1 一般风险 | 第39-40页 |
4.5.2 危险无期待可能性 | 第40页 |
4.5.3 纯粹经济损失 | 第40-42页 |
第五章 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法律责任 | 第42-48页 |
5.1 网络商家法律责任 | 第42-44页 |
5.1.1 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构成要件 | 第42-43页 |
5.1.2 网络商家法律责任 | 第43-44页 |
5.1.3 网络商家法律责任形式 | 第44页 |
5.2 网络商家责任限制 | 第44-48页 |
5.2.1 避风港规则 | 第44-46页 |
5.2.2 不可抗力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