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8-9页 |
| 前言 | 第9-1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2-22页 |
| 1 材料 | 第12-22页 |
| 1.1 主要试剂及设备 | 第12-13页 |
| 1.2 标本采集与处理 | 第13-14页 |
| 1.3 检测指标及方法 | 第14-21页 |
| 1.4 资料的录入与统计分析方法 | 第21-22页 |
| 结果 | 第22-23页 |
| 讨论 | 第23-28页 |
| 结论 | 第28-29页 |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
| 文献综述 | 第31-41页 |
| 1 放射性心脏损伤的病理改变 | 第31-32页 |
| 2 放射性心脏损伤的临床表现 | 第32-33页 |
| 2.1 心肌酶谱的改变 | 第32页 |
| 2.2 心电图变化 | 第32页 |
| 2.3 放射性心包炎、心肌炎和全心炎 | 第32-33页 |
| 2.4 放射性冠心病 | 第33页 |
| 2.5 心肌收缩力的变化 | 第33页 |
| 3 放射性心脏损伤的发生机制 | 第33-34页 |
| 4 放疗剂量、体积、时间与心脏损伤的关系 | 第34页 |
| 5 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价心肌损伤的应用 | 第34-35页 |
| 6 结论 | 第35-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41页 |
| 致谢 | 第41-42页 |
| 作者简历 | 第42-43页 |
| 导师评阅表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