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农药工业论文--除草剂论文

双甘膦催化氧化过程动力学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说明第10-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8页
    1.1 草甘膦性质第12-14页
        1.1.1 草甘膦的理化性质第12-13页
        1.1.2 除草机理第13页
        1.1.3 转基因作物的发展第13-14页
    1.2 草甘膦的主要合成路线第14-19页
        1.2.1 甘氨酸法第15-16页
        1.2.2 IDA路线第16-18页
        1.2.3 甘氨酸路线与IDA路线的比较第18-19页
    1.3 双甘膦氧化第19-24页
        1.3.1 双甘膦氧化方法第19-20页
        1.3.2 催化剂的选择第20-22页
        1.3.3 氧化反应工艺条件研究第22页
        1.3.4 国内外草甘膦生产工艺第22-24页
    1.4 化学反应动力学第24-25页
        1.4.1 本征动力学第24页
        1.4.2 表观动力学第24页
        1.4.3 催化反应动力学第24-25页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第25-28页
        1.5.1 选题背景第25-26页
        1.5.2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26-28页
第二章 双甘膦氧化动力学研究第28-45页
    2.0 氧化反应机理第28-30页
    2.1 模型建立第30-32页
    2.2 实验部分第32-35页
        2.2.1 实验流程及装置第32页
        2.2.2 实验药品第32-33页
        2.2.3 内、外扩散的消除第33-34页
        2.2.4 实验条件第34页
        2.2.5 分析方法第34-35页
    2.3 主反应动力学结果与讨论第35-44页
        2.3.1 氧气压力对反应的影响第35-36页
        2.3.2 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第36-37页
        2.3.3 反应活化能和指前因子求解第37-39页
        2.3.4 动力学方程的校验第39-44页
    2.4 实验结论第44-45页
第三章 副反应动力学研究第45-52页
    3.1 实验设备及药品第45页
    3.2 甲醛用量对反应的影响第45-47页
    3.3 动力学方程推导第47页
    3.4 氧分压对反应的影响第47-48页
    3.5 催化剂浓度对反应的影响第48-49页
    3.6 动力学参数求解第49-51页
    3.7 主副反应对比第51页
    3.8 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双甘膦氧化模拟第52-59页
    4.1 反应器的选择第52页
    4.2 数学模型第52-53页
        4.2.1 模型假设第52页
        4.2.2 动力学模型第52-53页
    4.3 工艺参数第53页
    4.4 工艺条件分析第53-58页
    4.5 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结论第59-60页
    5.1 结论第59页
    5.2 建议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致谢第64-65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急性心房扩张对心房电重构、ANP及NO合成与分泌的影响
下一篇:首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住院与随访期间死亡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