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树木学论文--树木生理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论文

南亚热带珍贵阔叶树种光合特性与叶片功能性状的关系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16页
    1.1 文献综述第12-15页
        1.1.1 植物光合生理生态学研究概况第12页
        1.1.2 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子第12-15页
        1.1.3 林木光合及其生产力第15页
        1.1.4 亚热带森林的光合特性研究第15页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第16-17页
第三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第17-21页
    3.1 研究对象第17页
    3.2 研究方法第17-21页
        3.2.1 光合作用测定第17-18页
        3.2.2 响应曲线的拟合第18页
        3.2.3 叶绿素的测定第18-19页
        3.2.4 比叶面积的测定第19页
        3.2.5 有机碳含量测定第19页
        3.2.6 叶片全氮、磷、钾含量的测定第19-20页
        3.2.7 叶片干物质含量的测定第20-21页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第21-52页
    4.1 光响应曲线的拟合第21-29页
        4.1.1 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结果第21-27页
        4.1.2 各树种光响应特征参数拟合值比较第27-29页
    4.2 环境CO_2浓度响应曲线拟合第29-37页
        4.2.1 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结果第29-35页
        4.2.2 各树种环境CO_2浓度响应特征参数拟合值比较第35-37页
    4.3 胞间CO_2浓度响应曲线拟合第37-45页
        4.3.1 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结果第37-43页
        4.3.2 各树种胞间CO_2浓度响应特征参数拟合值比较第43-45页
    4.4 环境和胞间CO_2浓度响应曲线拟合参数比较第45页
    4.5 光合特征参数的相关性分析第45-47页
    4.6 各树种叶片功能性状分析第47-49页
    4.7 树种光合特性与叶片功能性状的关系第49-50页
    4.8 光合氮素利用效率分析第50-52页
第五章 讨论和结论第52-56页
    5.1 讨论第52-53页
    5.2 结论第53-56页
        5.2.1 响应曲线的拟合第53-54页
        5.2.2 各树种光合生理特征的差异性第54页
        5.2.3 各树种光合特性比较第54页
        5.2.4 光合特征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第54-55页
        5.2.5 各树种叶片功能性状差异性及相关性第55页
        5.2.6 树种光合特性与叶片功能性状的相关性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3页
致谢第63-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经营周期巨尾桉人工林的生物量和碳储量
下一篇:桉树人工林土壤腐殖质及其与土壤主要养分的关系